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滁州市第一季度畜牧业开局良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09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89
为了全面掌握我市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了解各地灾后重建和畜牧"三春"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当前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畜牧兽医工作。3月28日,市农委畜牧局召开了全市第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各县(市、区)畜牧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市农委副主任胡敬斌到会并做重要讲话,市统计局孙信平总统计师及农调队的负责人到会指导,市农委畜牧局局长崔守龙作了会议总结。会议由市畜牧兽医站站长孔凡高主持。
      会议认为:今年一季度的畜牧业在政策好、行情俏的背景下,克服了特大雪灾影响,实现了灾后恢复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从畜牧"三春"情况看,春孵虽略有推迟,但苗禽产销两旺,养禽效益良好;春配势头强劲,母猪、仔猪供应紧俏,价格持续走高,良种猪引进、母猪选留明显增加;春防准备工作充分,工作有条不紊,疫情相对稳定。二是从统计数据看,畜禽存栏"三增一降",出栏和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即一季度猪、禽、羊存栏分别为170万头、2341万只和4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7.96%、2.55%和0.78%,牛存栏22.63万头,同比下降2.88%;猪、禽、牛、羊出栏分别为82万头、1507万只、6.24万头和4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7.12%、31.64%、3.3%和10.43%;全市一季度肉类产量9.86万吨,蛋类产量2.78万吨、牛奶产量3524吨,同比分别增长17.25%、4.48%和22.4%。三是从发展特点看,畜禽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持续上升,畜牧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会议指出:当前,我市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行业发展不成熟。畜牧业发展缺乏长效机制、长链产业和长期稳定。二是部门工作不平衡。有的地方工作力度不大、节奏不快、创新不够。三是动物疫病不简单。病因越来越复杂,疫情越来越严峻,防控难度越来越大,动物免疫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会议要求:今后尤其是第二季度,全市各级畜牧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拉高标杆,扎实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是抓点示范,带动发展。要转变服务方式,突出抓好优势畜产品基地、标准化养殖小区、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一村一品、品牌认证等各个环节的示范工作。二是做好防疫,保障发展。要稳定队伍,抓好培训;抓紧布置,加快免疫进度,确保"四个病"的"五个率"均达100%;要加强检测,保证免疫质量;要组织督查,及时通报和处理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及时上报、科学确认和果断处置。三是落实政策,促进发展。要把国家和省、市有关生猪、奶牛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做到不停留、不截留、不走样。积极争取将畜牧机械纳入农机补贴名录。适时开展畜牧富民工程考评表彰工作。四是加强执法,维护发展。加强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监管;进一步完善"三检一监督"的检疫工作机制,公路检查站要坚持24小时上岗,查证验物。抓好种畜禽生产经营、兽药经营、动物诊疗等许可证以及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发放工作。化验室要开展工作,发挥作用。五是建好项目,加快发展。抓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乡镇站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市、县农牧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督查,确保资金用到实处。六是招商引资,借力发展。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侧重引进一些标准化规模养殖、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并注重引进项目的环境保护。七是实施改革,推动发展。要尽快落实改革方案,健全机构;尽量理顺关系,便于工作;尽可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八是抓好信息,宣传发展。信息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各地要确定专人负责畜牧信息工作,信息员要具备对畜牧业生产形势的全面把握能力,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的敏锐洞察能力,对各种信息去伪存精、去粗存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反映情况,善于提出建议。对政策落实、项目实施、富民工程和招商引资等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要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客观、全面地进行报道,形成让全社会了解、关心和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