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华龙网12月15日16时10分讯(通讯员 邓建飞)近年来,黔江区以建设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先行区为统揽,立足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推动全区畜牧业转型升级,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现代化道路,不断提升全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不断优化畜牧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黔江“三区”划分要求,今年在禁养区、限养区内环保关搬养殖场14家,整改治理畜禽养殖场81家。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规模养殖场竞建要求,今年在适养区竞建发展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场17家。
不断夯实畜牧产业发展基础
黔江厚植生猪产业发展优势,生猪产业呈现出从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两大特点,预计今年全区出栏生猪90万头。据悉,黔江已连续9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以肉牛为主的特色效益畜牧业不断壮大,预计今年出栏肉牛4.1万头、山羊2.5万只、家禽110万羽。
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重庆市69原种猪场养猪理念进一步深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提升,生猪人工授精改良“四统一”模式不断完善,种源基地进一步夯实,良种繁育体系日臻形成。落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庆六九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E板挂牌。依托科研院校,深化校(院)地合作机制,构建技术支撑体系,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强化。组建重庆市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搭建研究、开发、集成适合渝东南及武陵山区广大养殖场户的繁育、养殖、加工、运输、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平台。
不断加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
黔江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畜牧业发展,大力实施种养结合、有机肥利用、设施治理等多元治理模式,促进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全区养殖场办理环评相关手续106家,为全区部分规模养殖场配备了111台固液分离机,69原种猪场投资近千万元建设粪污综合处理系统,是全市养殖业的环保示范工程,通过了市环保部门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