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政府加大对畜牧业的不断投入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民养殖积极性大幅提高,畜牧业生产总量迅速壮大,使全市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发展迅速。
一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形势较快,以生猪、蛋鸡为代表的畜牧产业在我市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全市生猪存栏已达到51.9万头,出栏25.43万头、禽存栏量达到1350万只。肉类总产量33427吨,禽蛋产量22100吨。奶牛产业正在扩张,全市奶牛存栏量达到1.08万头,奶类产量13670吨。
二是各类畜牧养殖小市、专业村屯、规模化场户数量不断增加,截止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养殖小区183个、规模化饲养场户1691户。
三是畜牧产业结构迅速提升,一批大型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畜禽养殖基地已经形成。综合表明,畜牧业养殖在全市农业生产中已占主要经济地位。
各产业快速发展原因主要有:一是市场形势好。一季度,猪、牛、羊、禽各类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上年同期,尤其是生猪、奶牛、肉鸡产业最为明显。据统计,3月份,肥猪收购价每公斤17.2元、同比上涨76.8%,猪肉价格每公斤27.5元,同比上涨71.8%,而且目前从全国生猪存栏总量看,生猪价格还将保持相当一段高价位,生猪生产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奶牛、牛奶市场价格一路攀升,2007年1-9月份原料奶收购价基本维持在1.6-1.9元/公斤,基础母牛平均价格为6000元,2008年原料奶收购价由年初的2.2元/公斤上升到2.6元/公斤,原料奶同比上涨42.8%,基础母牛价格每头达到1.6万元,同比上涨166.7%;肉鸡价格上涨较快,肉鸡由2007年的收购价格7.78元/公斤上涨为11元/公斤,同比上涨41.1%。鸡蛋价格由2007年的5.8-6.0/公斤下降为5.0元/公斤,同比下降15.2%,使目前的蛋鸡饲养户积极性有所下降。
二是效益好,农户养殖积极性高。目前,除饲养蛋鸡品种外,各品种养殖均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3月份猪粮比价为6.23:1,农户每出栏一头育肥猪盈利500—800元左右,一只肉鸡可盈利3—4元。
三是龙头作用日渐突出,带动产业发展,龙头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自身实力,牵动力不断增强,新希望乳业、青岛新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新青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改扩建和建设生产基地,以公司+农户+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生产发展形式进一步加大了生产能力。
生猪价格持续走高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生猪存栏量下降、货源紧缺,是导致生猪价格升高的最主要因素;
二是玉米和鱼粉是养殖业主要饲料原料,它们价格的上涨是生猪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支撑;
三是仔猪货源紧缺,价格上升,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成为支撑生猪价格上涨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是南方的水灾、北方的旱情及炎热的高温等多种恶劣的气候因素也对生猪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是猪高热病的时有发生也对我国生猪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奶牛生产情况分析:1、奶牛存栏:1.08万头,同比增11.34%;第一季度牛奶总产量可达990吨,同比增10.2%。从指标和调查中发现,自去年中期开始,奶牛和牛奶价格回升,农户淘汰出一部分劣质奶牛,购进优质奶牛,存栏量有所上升,牛奶产量有了一定的增加。现在每饲养一头奶牛每年费用在7300元—8560元之间,较去年同期增加25%左右。其中精饲料价格和人工费用的上升是最主要的部分。现在奶牛养殖效益处于临界状态,鲜奶价上升预期不乐观,而饲料价格还处于上升趋势中,奶牛养殖预期将亏损。从第二季度开始到年末前有可能出现奶牛出栏增加存栏减少的情况。奶牛养殖效益预期不乐观的趋势短期不会改观,将有一部分养殖户趁现在奶牛价较高出售奶牛,饲料价涨也将导致农户不再养育初生母牛,甚至出现有的养奶牛户转产的现象。(胶州市畜牧局 刘忠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