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粮农组织:禽流感传播与家鸭饲养方式有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02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66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根据对泰国和越南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情况的研究,以及对两国的鸭、鹅和鸡群数量、人口数量等可能与病毒传播有关联的多种数据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认为禽流感的传播与当地养鸭的数量和方式有很大的关联性。

  研究报告指出,在泰国和越南,家鸭主要以稻田收割后残留的稻粒为食,放养的鸭群往往随着水稻收割季节和地点的变更而不断移动。以泰国为例,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肉鸭交易量逐步增大,为了使生长迅速的雏鸭能够赶在11月至12月份成熟而进入收获期,饲养者养殖雏鸭的数量往往在9月到10月间达到最高值,大量鸭群集中的高峰期增加了禽流感病毒传播和感染的机会,同时由于稻田通常是野生鸟类暂时栖息的地方,便又进一步提高了病毒扩散的风险。

  研究发现,2005年由于泰国政府要求农户和商家提供动物健康证明,长途运输鸭群的数量随即明显减少。此外,政府还增加了对圈养鸭的支持,向养鸭户提供饲料补贴,并帮助他们修建鸭舍,因此本地鸭群的移动相对减少。这些综合措施遏止了禽流感病毒传播的途径,自2005年底以来,禽流感疫情只在泰国零星地出现过。

  粮农组织的科学家指出,现在他们对于H5N1型禽流感病毒可能将在何时何地暴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适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将非常有帮助。科学家建议,在一些疫情热点地区,可根据当地水稻种植和鸭群养殖的周期,采用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来替代不加区别的大规模免疫的做法。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那些养鸭和水稻种植在农业中占有很大份额的地区,对病毒变异的预测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

  据粮农组织的估算,全世界饲养的家鸭共有10.44亿只,其中90%%在亚洲,中国和越南共有7.75亿只,泰国有1100万只。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