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0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07
近年来,河南省临颍县委、县政府大力引导各乡(镇)始终把加快发展畜牧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临颍崛起的重要措施,并决定把临颍建成为全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以此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与措施,把大力发展畜牧业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为了加快临颍县畜牧业发展步伐,全县加强了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根据国务院、省、市有关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临颍县认真组织,积极运作,强力实施,高效、快速地进行了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和基层防疫队伍建设,搞好疫情测报,使动物防疫体系进一步加强,保证了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临颍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主要做法:一是加强了畜牧体制建设。临颍县历任领导都对畜牧业发展比较重视,早在2002年,临颍县就率先成立畜牧局,规格为正科级行政局,为县政府组成部门,行政编制11人;2007年,根据《漯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我市县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根据临颍县实际,县编制委员会下文及时对现有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原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基础上组建了临颍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规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56人;成立了临颍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格为正股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24人;根据市编委文件精神,临颍县对原有的15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进行了资源整合,成立了杜曲、皇帝庙、瓦店、王孟、固厢5个动物防疫中心站,为县畜牧局派出机构,规格相当于正股级,人员编制30名。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临颍县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选的原则,选聘了15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
  通过以上措施,全县建起了一支稳定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队伍,切实加强了防疫力量,为解决农民养殖过程中的防疫问题,提高动物防疫质量、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奠定了基础,使畜牧队伍体制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临颍县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起了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仪器设备按标准要求全部配备到位,并建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具备了对重点动物疫病进行诊断检测的能力,整个实验室的运转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
  5个动物防疫中心站成立以后,临颍县加强了中心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0多万元对杜曲站进行了迁址,对皇帝庙和固厢站进行了重建,对王孟站和瓦店站进行了改建,根据工作需要,对5个中心站的办公设施进行了更新,添置办公桌、文件柜、微机、显微镜及其他化验设备,每个中心站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通过建设,5个中心站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加强了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治冷链设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配置了大型冰柜,5个中心站都配备了冰箱、中型冰柜,村级动物防疫员都配备了冷藏包。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备了采样车,建立健全了动物疫病信息传输网络,为及时有效地扑灭动物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加强了疫情测报体系建设。为加强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建设,按照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河南省动物疫情测报网络的通知》精神,临颍县建立一级疫情监测网点2个,二级疫情监测网点5个,三级疫情监测网点41个。疫情测报网络管理实施专人、专机、专线、专屋等保密措施;建立了县、乡、村、场四级网络疫情报告制度,实现了动物疫情层层有人管、村村有人抓。全县建立了三个分别由30人组成的县级疫情应急预备队和15个分别由20人组成的乡级疫情应急预备队,并进行了培训和演练,以便应对突发疫情。
  五是加强了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全县畜牧系统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所有的中层干部全部实行任期制,任期为一年,打破干部终身制,充分调动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在加强中心站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中,临颍县高度重视站领导班子建设,结合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创新用人机制,力推业务能力强、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积极向上的干部竞聘中心站站长。同时,注重提高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素质,深入开展“学习型”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业务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并结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鼓励年轻干部到大专院校学习深造。高度重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防控政策法律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每年县政府专门拨出村级防疫员培训经费。此外,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认真探索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新举措,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绩效考核。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心站的区域性领导作用和15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了畜牧110应急机制,做到24小时为民服务,解决农民养殖过程中的防疫问题,提高动物防疫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基层防疫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养殖场建到哪里,技术服务就到哪里的工作目标。
  六是加强了责任承包制。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县畜牧局与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书”,并和各养殖场签订了“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单位法人责任书”,使县、乡、村、场层层落实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了防疫网络,为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县畜牧局领导和业务工作人员每人分包到乡镇,动物防疫中心站工作人员每人分包到村、养殖场,并实行联系制度化,签订目标责任书;动物防疫中心站工作人员实行动物防疫风险抵押金制度,每位工作人员先交一定押金,根据防疫情况的好坏,实行奖惩。
  七是畜牧业发展经费得到了有效保障。临颍县畜牧局行政编制11人、临颍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事业编制56人、临颍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事业编制24人和5个动物防疫中心站事业编制30名,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实行财政供给;全县选聘的15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劳务报酬为每人每月500元,按照市县1∶1比例负担的规定,临颍县将村级动物防疫员每年由县级财政负担的45万元劳务报酬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同时,为了有效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临颍县将动物疫情监测、消毒、疫苗配套款等防控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费用已全部拨付到位。
  随着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的建立,有效促进了临颍县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临颍县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畜牧业强县”、“河南省畜牧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和“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显示了临颍县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河南省临颍县畜牧局局长 董富炎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