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荥阳市召开2008年度畜牧工作会,各乡镇分管畜牧工作副乡镇长、农办主任、畜牧兽医站站长、畜牧局副股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畜牧局王雨局长回顾总结2007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安排部署2008年八项重点工作。王和祥副市长提出五新、五推进要求,确保2008年畜牧工作全面完成。
“五新” 即:一是发展要有新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工业化的理念指导畜牧业,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规划畜牧业,拓展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促进畜牧业经济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重转变。二是扶持要有新定位。今后畜牧业的发展,目标是高标准、大规模、示范性强。政府优先扶持的对象是:对通过国家、省、郑州市产业化示范企业评定、荥阳市安全畜产品生产示范企业命名及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商标注册的规范化养殖企业。三是产业要有新特色。产业发展上要突出奶牛、生猪两个主导产业,把这两个产业做为畜牧业经济的增长点,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要按照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特色村、特色区域、特色乡镇,打造我市优质畜产品品牌,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工作要有新举措。制订新举措,要在规模化上做文章,标准化上求发展,特色产业上创品牌,组织管理上抓规范,畜产品加工上求突破,以新举措打开工作新局面,谱写发展新篇章。五是创新要有新高度。在今后工作中,要通过思路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等,把我们的畜牧业生产力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由量的积累向质的转变发展。
“五推进” 即:一是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畜牧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达到“十有”目标:即有阵地、有经费、有队伍、有设备、有储备、有制度、有机制、有反应能力等。市、乡两级都要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要求,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完善物资储备制度,健全队伍管理机制,建立动物疫情报告网络,提高对突发重大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保障畜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二是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安全畜产品生产是今后畜牧业工作的核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建设重点放在完善建立养殖档案、严格畜牧行政执法、狠抓防疫条件认证、大力开展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上面,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规模,加强对新建养殖小区的规划把关,对原有养殖小区的改造提升,加快现代畜牧业安全发展步伐。三是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标准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以无公害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为手段,无论新建小区、改造小区最终都要达到“八化”要求:即品种优良化、粪便处理无害化、环境生态化、防疫达标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市场化、产品绿色化。要着力探索和实施清洁能源入户的生态循环模式,努力打造“秸秆资源化、能源清洁化、人居环境卫生化、村容村貌整洁化”的新农村、新形象。四是推进畜产品加工实现增值。畜产品加工业是延长畜牧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提升畜产品竞争力、形成特色经济、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着力点。当前,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加工业滞后。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来发展畜产品加工。优化投资环境,落实各项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到我市投资;其次要加大龙头企业的培植和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龙头企业家队伍,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到畜产品加工中来,以加工业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和专业化,打造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五是推进微观经济组织创新。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组建新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引导其经常性的开展工作,把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真正建成具有实质性内涵的农村微观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