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召开春防工作专题会议。为了把今春动物防疫工作抓好抓落实,我市于2008年3月6日下午在政府二号会议室召开了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动员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分管农业的领导,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分管副镇长(副主任),乡镇(街道)畜牧站组负责人,市畜牧食品局防检站和执法大队全体同志。
会上,传达了省、广安市春防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国动物疫情严峻形势,提出了我市2008年防疫工作意见,会上还表彰了2007年度动物防疫工作先进集体。市畜牧食品局局长就春防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市人大副主任陈开万、市政协副主席付一翠就春防工作作了讲话,市委常委张德坤对2008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强调和指示,要求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防疫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全面实施,把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他要求各乡镇、街道务必落实好防疫工作经费,市、镇两级各自按50%的比例承担免疫反应抢救和反应死亡补偿费用,以确保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及时下发动物春防工作文件。省动物防疫工作会后,我市认真研究,于3月5日就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动物疫病春防工作的通知》(华府办发[2008]30号文件),对今年春防工作进行了详尽安排,下达了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强调了今年的春防工作要继续实行“五包”责任制,继续坚持“五统一”、“五不漏”、切实做到“五到位”。
3、认真开展防疫技术培训。为了落实好“部门保免疫质量”的防疫工作要求,确保免疫工作取得实效,市畜牧食品局在3月4日的广安市春防会议后庚即对基层畜牧站组负责人进行了免疫技术专题培训,详细讲解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方案,要求在春防工作中一定遵循免疫方案,做到规范操作,在开展动物免疫注射工作时,务必建立好免疫档案,进一步完善防疫工作各项记录记载,搞好二维码耳标的录入与佩带工作,重点解决好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同时强调今年在检查春防免疫密度的同时,也要进行动物免疫质量检查,进行免疫抗体检测,防止免疫工作走过场、打假针的现象发生。
4、积极组织防疫物资。为了确保防疫工作有序开展,我市及时上报了动物免疫生药计划,搞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苗的组织调运,目前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猪瘟等疫苗已经到位并发放到各乡镇,各乡镇、街道已积极行动,正在落实防疫经费,积极准备注射器、针头、药棉等常备防疫物资。
5、全面启动春防免疫注射。省动物春防会议后,我市于2月28日庚即对春防工作进行落实,决定分两步进行春防工作:一是从3月1日起到3月8日止,集中开展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注射,并落实了兽医防疫人员驻场监督防疫工作;二是从3月9日到4月20日,进行散养农户畜禽的免疫注射,在3月6日召开的全市春防工作会上,进行了全面部署和科学安排。
6、加强规模养殖场监管。规模养殖是华蓥畜牧产业发展的特色和重点。华蓥市地广耕地少,人畜总量少、依靠散户发展养殖业受到很大局限,为此我市以生猪规模养殖为重点,积极发展小家禽畜。在规模养殖场的防疫方面,我们狠抓了“117”制度的建设(即一个防疫制度、一个免疫程序和建立动物进出场记录、免疫记录、消毒记录、用药治疗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销售检疫记录及防疫工作督查记录等7个记录),落实了驻场兽医,强化了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督和管理。
7、签定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为了将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与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并将2008年的动物防疫工作纳入了我市全年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对畜牧系统兽医防疫人员也实行了联片包挂责任制。
8、强化防疫检疫执法工作。我市积极推行了引进动物和销售动物的申报检疫制度。凡是到外地购买畜禽,必须先到畜牧部门进行申报,得到批准后方可购回。在搞好动物申报检疫的同时,我市强化了部门执法,对进入我市的动物及产品进行了严格的检疫检查,特别加强了对屠宰环节的管理,没有产地检疫证明、没有佩带免疫标识的动物严禁屠宰,并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