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胶南市人大调研胶南市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建设情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3-04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468
为了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畜牧兽医队伍,更好的服务三农,促进胶南市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日前,胶南市人大常委会主持召开了胶南市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对胶南市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会上,胶南市畜牧兽医局马明局长总结了畜牧兽医系统落实胶南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意见》(南发〔2007〕6号)工作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实施畜牧兽医科技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以来取得的成绩,并就目前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年龄层次、人员素质、管理机制、运行效果以及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近年来,胶南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不断加强畜牧科技队伍建设。
  一是畜牧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到目前,胶南市畜牧系统科技人员已达119人,其中农业推广研究员3人(是青岛五市三区正高职称最多的区市),高级畜牧(兽医)师12人,中级职称的32人,初级职称的51人。从学历构成来看,全系统具有学士学位以上学历的49人,其中2002年以来,从全国各地重点农业院校引进本科生10人、研究生3人,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力量、技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不断加强。
  二是畜牧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加强了市级畜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基层动物防疫监督队伍建设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设立了市兽医站、卫监所、药监所、饲料办、家畜改良站、畜牧科技指导站等六个全额事业单位。按照畜牧业产业化布局,我市在隐珠、张家楼、泊里、大场、海青、大村、六汪、宝山、王台等镇设立了9处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专门负责辖区内的动物检疫、监督执法管理工作。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整体水平,公开选配了5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按照人均每月100元的标准核定误工补贴,补贴资金列入市财政预算,由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防疫员的工作考核情况进行发放。
  三是技术装备与经费投入不断提高。近年来,胶南市通过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重点完善了市兽医站和九处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的技术装备,累计投资350余万元,扩建了9处动监站化验室;改建市兽医站实验室310平方米,购买实验仪器设备60余台(套),建立了病理学、血清学、细菌学、病毒学实验室,初步建成了集动物疫病诊断、疫情信息处理、预警预报、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追溯、重大疫情扑灭协调于一体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据统计,2001年以来,全市先后争取国家、青岛及胶南市立项畜牧兽医科研与推广项目27项(其中国家级1项,青岛市9项,胶南市17项),申请科研经费357万元。
  四是畜牧科技人员素质不断提升。从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强化服务出发,实施了畜牧兽医科技人才素质提高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系统专业技术人才自身素质建设。同时,抓好与青岛农业大学的合作共建,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自2002年以来,全系统先后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丰收计划二等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胶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先后有1人被评为全省畜牧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5人被评为胶南市科技拔尖人才,另有2人荣获胶南市突出贡献人才奖,获得2万元奖励。
  五是科技为民服务措施不断创新。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畜牧养殖技术水平,创新服务措施,开展了畜牧兽医科技入户工程。在青岛市率先开展了“百名畜牧科技人员联系养殖大户”活动和以“科技兴牧,三百富民”为主题的 “兴牧富民”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同时,大力开展新型农民技术培训。2007年,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6次,对全市1500多名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人员及从事动物、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屠宰、仓储的从业人员,对全市5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培训,组织40名家畜配种员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培训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年内共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同时,组织专家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采取网上答疑、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畜牧生产良种良法,着力培育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胶南市畜牧兽医局:张玲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