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黄岛区对畜牧业在新形势下发展提出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3-04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00
针对近几年黄岛区部分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且不注重养殖废水的污染治理,严重影响了周围农田和水源安全,致使污染纠纷屡有发生,许多村庄的农用灌溉和排水沟都成了纳污沟,蚊蝇繁殖、臭气冲天,农村生活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还有一部分养殖户在自家耕地上建立养殖场,当占地赔偿时,由于没有合法的证明材料,权益得不到保障,容易产生纠纷。日前,黄岛区畜牧兽医工作站针对以上突出问题,经过广泛的科学调研,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1、加快推进健康养殖。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由于耕地的大量减少,建议在远离生活区,远离水源地的地方或者偏远山区由政府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环保治理的方针建立养殖小区。养殖小区的建设,可以支持有条件的农民独立建立,也可以组织农民联户建立,还可以由政府出资建设,也可允许龙头企业和民营资本参与养殖小区建设,租赁给养殖户使用。并且针对各种畜禽建立专门的养殖小区,对各种畜禽分别饲养,防止畜禽混养和畜禽之间交叉传染。
  2、完善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体系。由政府或畜禽养殖小区所在的办事处专门划出财政拨款,建立无害化污水处理池、粪便发酵池和沼气池,变废为宝,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提供给绿色蔬菜生态基地,生产的沼气可以提供给附近的居民使用。
  3、构建饲草饲料生产体系。由于近段时间饲料原料价格的不断上升,饲养成本也随之上升,养殖户使用泔水喂养的情况还普遍存在。黄岛区的饲料生产企业有和美、海摩尔等,建议政府采取一定补贴,直补给饲料生产企业,减低成本,鼓励养殖户用饲料喂养。充分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鼓励养殖场户建立青贮池,抓好以玉米秸秆青贮为主的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既减少焚烧秸杆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又可以降低养殖成本。
  4、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加快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重点推广养殖小区规模生产技术、瘦肉型猪配套养殖技术、高产奶牛繁育与规范化饲养技术、优质家禽生产技术、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畜产品加工新技术、养殖环境治理技术等畜牧科技新技术。与青岛农业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实习基地和技术培训基地,鼓励支持大专院校开展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要把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积极推行科技入户工程,把推广技术与培养人才结合起来,使科学技术在最短时间内服务于养殖业。
  5、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由于黄岛区精简机构,减缩人员,建议每两个办事处成立一个分站,每分站3-5名工作人员,负责所管辖办事处的防疫、检疫、科技推广等工作。切实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建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每个养殖小区或办事处配有专门的村级防疫人员,具体负责当地的动物防疫和疫情报告工作。不断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加强应急预备队伍建设和实战演练,重点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疫情测报网络建设,及时掌握和科学评估疫情形势,不断提高科学防控能力,有效控制和扑灭动物疫情。重视和加强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全区动物防疫工作成果。
  6、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养殖基地、畜禽养殖小区和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的建设、畜禽品种的引进和秸秆青贮池等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动物防疫证的审批工作,对于不按规定私自建畜舍的养殖户,当占地赔偿时,建议对无证明的养殖户不予以补偿。各办事处财政也要相应加大对养殖业的资金投入,加强辖区内的土地审批和违章建筑的清理工作。(黄岛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刘洪成 薛强 韩洪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