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陕南PIC生猪产业化生产基地落户安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3-0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05
2月24日,288头PIC种猪顺利运抵我市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具有国际最高育种水平的PIC五系配套种猪生产技术落户我市,也表明我市同国际上最大的PIC种猪改良国际集团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为了改良我市现有的猪种结构,满足养猪业快速发展对优良品种的需求,提高养猪业的科技产业化发展水平,市科技局积极帮助畜牧企业寻求合作伙伴。局领导亲赴甘肃兰州、四川成都等地进行考察,经甘肃农业大学牵线搭桥,陕西安康月河农业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安康市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与PIC国际集团中国公司达成科技合作协议。2007年12月,双方正式签订协议,引进PIC五系配套种猪繁育技术,共同在阳晨公司建设PIC种猪扩繁场,着力打造覆盖陕南地区的PIC优质生猪产业化生产基地。
       PIC配套系种猪系采用分子数量遗传学原理,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技术、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技术,筛选利用全世界36个良种猪优良性状的专门化父、母品系,是当今国际专门化品系最多、生产性能最优、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优良种猪。父系突出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产出性状的选择,母系突出乳力、年产胎次、窝产仔数、优良肉质和适应性的选择。该项目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和性状互补原理,进行五系优化配套,所生产的商品猪综合了五个亲本的优良特性,达到当今国际养猪生产的最高水平。同我国目前推广的三元杂交种猪比较,PIC种猪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繁殖率高、饲料报酬和产肉率高等优点。
       按照协议约定,阳晨公司全套引进PIC五系配套种猪繁育技术和547头由PIC公司培育的4个品系的曾祖代和祖代种猪,建设PIC陕南扩繁场。PIC国际集团中国公司负责种猪的运输、引种后的隔离和关键技术的指导工作,阳晨公司负责具体的饲养管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合作模式,建设基础母猪存栏2000头的祖代扩繁场一个,基础母猪存栏100头以上的父母代繁殖场50个。到2010年,我市PIC父母代基础母猪的存栏要达到5万头,年生产PIC优质商品肥育猪100万头,带动月河流域40 万农户户均增收3000 元左右。该项目的实施将在我市形成以DLY三元杂交和PIC五系配套为主体的瘦肉型商品猪繁育体系,将我市传统的生猪生产和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使我市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PIC种猪繁育和商品猪生产基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