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畜牧兽医(农业)局(委),杨凌示范区农业局,韩城市农林局,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加强家禽H7N9流感防控,组织实施好全省春季集中免疫工作,扎实落实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现就做好H7N9流感和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清当前防控工作面临的复杂疫情形势
据农业部通报,2017年全国共有4省13县报告发生猪、牛、羊O型和牛A型口蹄疫疫情,同比2016年(4起)有较大幅度升高;共有5省5县报告发生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其中H5N6亚型禽流感疫情4起,H5N1亚型禽流感疫情1起;以H7N9变异株为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2017年陡增,共有8省9县13个疫点报告发生家禽H7亚型流感疫情。今年以来,截止3月6日,农业部已通报4起口蹄疫疫情(其中牛羊A型1起,猪、牛、羊O型共3起),1起家禽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起H7N9流感疫情。我省的疫情形势同样复杂严峻,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显示,2017年全省口蹄疫感染抗体以及猪瘟、鸡新城疫的病原学阳性仍有检出,布病、牛结核仍在牛羊养殖密集区持续发生,并维持较高的感染率。特别是近期,我省发生了1起H7N9高致病性变异毒株引发的家禽疫情,说明我省还存在重大动物疫情隐患和风险。
各地要深刻认识当前防控工作面临的复杂疫情形势,增强做好当前H7N9流感和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春季动物防疫暨畜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H7N9流感防控工作,扎实做好春季集中免疫,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全省动物疫情稳定,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流行和重大动物卫生事件,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扎实做好春季集中免疫工作
今年全省春季集中免疫工作从3月10日全面启动,力争4月底全面完成。各地要严格按照省农业厅印发的《陕西省2018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按期完成春防集中免疫任务。
(一)保证强制免疫效果。根据免疫计划,今春全省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实施强制免疫,对猪瘟实施全面免疫。各地要继续坚持实行分类指导,散养户实行集中免疫、定期常态化补免,规模养殖场落实场企免疫责任,按程序进行免疫。同时,继续探索创新强制免疫组织形式,扩大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到10个县(市、区),参与试点的县(市、区)要认真组织好试点场的申报和审核备案工作。总的要求是,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
(二)落实免疫工作责任。各地要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落实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防疫工作责任。对于镇村综合改革到位的地方,要切实落实乡镇政府的防疫责任。同时,要夯实县、乡畜牧兽医部门以及村级防疫员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确保免疫工作落到实处。
(三)做好疫苗的供应和管理工作。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各市区要严格按照我省免疫计划,科学测算,及时组织,保证春防疫苗的供应。各地要加强疫苗的运输和保存管理,明确疫苗管理责任,做到计划科学、供应及时、使用合理、台账明晰,避免疫苗浪费和效价降低,保障免疫质量和效果。在集中免疫工作结束后,及时核查疫苗使用数量。
(四)做好免疫登记和建档工作。按照《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和免疫追溯要求,各地要重视和做好免疫档案工作,规模养殖场(户)、村级防疫员、乡镇畜牧兽医站要详细记录养殖户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情况、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信息,做到免疫记录和畜禽标识相符。
(五)强化免疫技术培训。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做好春防免疫培训工作。各地要以基层防疫人员为重点,围绕免疫计划、免疫注射、疫苗保藏等技术要点开展培训,杜绝免疫中出现操作不规范、超剂量注射等现象,同时,做到消毒严格,防止人为传播疫情。
(六)加强免疫信息报送工作。各市(区)要对疫苗使用和免疫情况实行月报告制度,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要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收集统计工作,每周及时报至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同时,要及时反馈免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七)加强工作保障。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及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切实保证防控经费。要加强春防过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省重大动物疫病定点联系组将对重点市、县进行督查。春防结束后,我局将组织开展春防效果检查,各地也要加强督查工作,确保春防工作顺利进行,全面完成防控工作任务。
三、全力做好家禽H7N9防控工作
H7N9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清醒认识,提高警惕,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春防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家禽H7N9防控措施。
(一)扎实做好强制免疫。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强制免疫计划要求,扎实开展免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确保免疫禽群的抗体合格率在70% 以上,确保禽群有足够的免疫保护力。
(二)不断扩大疫情监测。要严格执行全省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科学制定本地区家禽 H7N9流感监测方案。要加大病原学检测范围,加强对活禽市场、曾检出禽流感阳性样品、发生过疫情等重点区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三)强化各项应急准备。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陕西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求,健全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和技术力量储备。辖区内出现人间病例的,要开展禽间流行病学调查,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对怀疑发生禽间疫情或检出病原学阳性的,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拔除疫点,坚决防止扩散蔓延。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四)严格规范活禽产地检疫和养禽场防疫监管。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活禽跨省调运监管,对跨省调运活禽的,应要求提供县级以上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具备H7N9流感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H7N9流感检测报告。要规范养殖场户防疫管理,加强对活禽及其产品运输工具、笼具、人员的消毒灭源,指导养殖场全面落实消毒制度,提高场内生物安全水平。
(五)继续加强部门协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2017年3月省卫计委、省农业厅、省工商局、省食药局转发《国家卫计委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H7N9工作的通知》精神,强化联防联控,密切部门协作。要继续加强与卫生计生等部门沟通合作,信息共享,按照“三同时”原则开展疫情处置工作。同时,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活禽市场监管,推动落实“1110制度”,即,活禽市场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过夜零存栏制度,有效防范疫情风险。
陕西省畜牧兽医局
2018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