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平抑物价从“猪”说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26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64
去年5月以来,一场以猪肉价格大幅上扬为导火索的副食品价格上涨,让每个老百姓都着着实实感受到了压力。作为猪肉消费大省,广东省内一些外贸猪场一直承担供应港澳市场的任务,自己要消费的猪肉大部分是靠外省调入,甚至是从法国、加拿大等国进口。

  “无论是生猪货源的供应还是作价,广东都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昨日,省人大代表徐智生等12名代表联名提出,建议省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利用省内可利用的资源鼓励企业加大生猪供应,抓住平抑食品价格飞涨的命门。

  鼓励推广环保化无污染养猪场

  徐智生说,当前在珠三角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小规模猪场,多为外来人口自发经营,由于污染严重,引发了类似东莞那样一方面生猪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限于环保原因,只得忍痛割爱禁止养猪的不得已之举。

  “与东莞反其道而行之,江门市则是强调集中发展大型养猪场,并采用沼气等方法进行环保化无污染生产。”徐智生说,这一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消化了城市餐饮业的潲水,另一方面还可为城郊蔬菜生产提供优质绿色的有机肥,促进城郊蔬菜生产,应该推广学习江门的经验。

  生猪生产补贴政策应“一视同仁”

  针对当前省政府扶持生猪生产补贴政策只惠及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将珠三角地区养猪户排出在外的“不公”现象,来自江门的省人大代表曾苑玉专门提交了《调整能繁母猪补贴政策,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曾苑玉指出,江门市虽然地属珠三角,但财政收入较为薄弱,有的地方人均财政收入甚至低于东西两翼或粤北山区的部分市县水平,很难挤出钱来补贴养猪户。但目前,江门又是全省生猪生产大市,全市2007年生猪饲养量423万头,能繁母猪共有257823头。按现行省政府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2007年按每头补贴50元的标准计,全市能繁母猪应补1289万元,该市、县地方财政每年要补贴1207万元。

  “如果2008年提高补贴标准,按每头补贴100元计,则该市财政需要补贴2592万元。”曾苑玉说,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此高的补贴额严重挫伤了地方政府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曾苑玉建议,省政府应调整现行的能繁母猪省级财政补贴政策,不论是在哪个地区发展生猪养殖,都要一视同仁,省级财政均要按统一标准进行补贴,以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平、公正、合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