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七问中央1号文件,实际行动在哪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9  浏览次数:1516
核心提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1月28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1月28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内容为本次记者会部分问答。

1

1、玉米库存怎么办?(路透社)

答: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行玉米收储制度,每年收储价格都有所提高,这样调动了农民生产玉米的积极性,玉米的增产非常快。但是,从2012年底开始,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大幅度下跌。国际市场下跌、国内市场上涨,就出现了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现在国内收储价格2000元每吨,而进口玉米原则上到岸价格加上关税不超过1600元,这样的价格市场是接受的。现在我们基本的考虑是,所谓市场定价,就是要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来议定这个价格水平。

2

中国会从俄国进口粮食吗?(塔斯社)

答:大豆的缺口在中国是非常大,目前大豆从国际市场进口主要集中在南北美洲,但俄罗斯可以成为很重要的大豆生产国家,目前也有不少中国农民到俄罗斯租赁土地生产大豆,希望能将之贩运回国。同时中国农民也可以在远东中蔬菜,直接卖给俄罗斯国内。

3

增产不增收怎么办?(中华儿女报刊社)

答:引导农民合理地调整生产结构,去生产市场有需求的、能卖好价钱的产品。

中央从去年就开始在吉林、在黑龙江、内蒙古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比如玉米现在主要是用做饲料的,如果把玉米一直到成熟以后收获玉米的籽粒,再把它加工成饲料,这中间其实物质和能量都有很大的浪费,能不能让玉米改成直接变成青贮饲料,不仅是籽粒可以作为饲料,它的秸秆也可以变成饲料,通过这样的方式调整结构,同时在考虑价格由市场形成之后,农民的投入、农民的成本等等因素,国家还会考虑对农民的合理收益给予一定的保障,通过这些途径,能让主产区的农民继续保持收入持续增长的态势。

就整个农村来说,包括一、二、三产业融合,包括在农村产业的创新、业态的创新、“互联网+”直接销售农产品等等,这些都会给农民带来新的收入机会。

4

供给侧改革具体要怎么办?(中新社)

第一,调结构,要调整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一号文件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的观念,也就是不能单纯以增加产量论英雄,要念好山海经,要唱好林草戏,要合理开发更多农业资源。特别是提出要统筹粮精饲发展,要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这是调结构。

第二,提品质,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的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特别是要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任度,这一点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对农业的发展来讲。

第三,促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为传统上的农业就是提供农产品,实际上农业是接二连三的,不光是提供产品,不光有生产的功能,它还有生态的功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农业,要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要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的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地满足全社会对农业多样化的需求。

第四,去库存。现在粮食、油料,很多农产品的库存相当庞大,去库存有一个过程,我们在去库存的过程当中也会把握好节奏,要防止打压现在的市场,因为现在农产品价格很多已经在下行了,如果把握不好节奏,可能下行的速度会更快一些,特别是玉米,刚才陈主任已经讲了,因为粮食是商品,有的库存时限是有要求的,玉米库存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计划。

第五,降成本。这个潜力是非常大的,就是着力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营销成本。比如说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的使用,把生产成本降下来,通过开展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降低农业的服务成本,实现节本增效。

第六,补短板。大力弥补制约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比如说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业在生态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要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规模,要治理面源污染,推动绿色发展,这是讲的关于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六项重要工作。

5

5、农村金融改革要怎么改?(中华合作时报和中国农金传媒网)

答:要推进省联社改革试点,淡化它的行政职能,强化服务职能,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开。对农村金融进行中央、地方双重监管,既要鼓励互联网金融等农村新型金融产品,又要控制非法集资等农村金融风险。据了解,地方金融改革过程中,因为涉及到部门之间关系的调整运作并不顺利,所以今年1号文件专门强调要中央、地方双重监管。

6

6、转基因政策会怎么变化?(北京青年报)

答:国际上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性结论的,任何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从“加强科普”到“慎重推广”,我国对转基因的政策是明确的。从已经查处的极个别地区非法种植转基因水稻的情况来看,确实对转基因的监管还要进一步强化,要加强日常监管,要严格监督执法,特别是要严把三个关,一个关是研发试验关,二是品种审定关,三是生产流通关,一定要从源头上防止转基因的种子没有经过审定就非法流入市场。公众对转基因产品存在担心,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政府除了加强监管以外,要落实好转基因产品的强制性标识的要求,要保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知情权、选择权。

7

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保险,效果怎么样?(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答: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方面的试点发展得非常快,至15年下半年,起码已在18个省份展开。目前农产品的价格保险

以地方为主进行探索,刚刚起步,覆盖面还比较窄,这项保险是深受农民欢迎的。从试点的情况看,还需要政府加大对它的支持力度,使它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