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海洋牧场”投礁有了新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07  浏览次数:169
冬日里的的北戴河,晴空碧海。笔者日前来到了河北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的海洋牧场,这里十多艘渔船正在紧张地作业。以往很难见到的黄姑鱼、河豚鱼、日本鲟、欧洲鳎、江鳐贝等10多种鱼类又回归了。北戴河新区海洋牧场是秦皇岛市海洋牧场增养殖有限公司2009年投资建设的,被农业部批准确定为海洋牧场示范区,主要养殖海参、魁蚶、虾夷贝等海珍品。前些年,渔船过度捕捞和工业排放污染,使渤海海域富营养化严重,生态逐渐恶化,海变“穷”了,渔业资源大量减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秦皇岛市海洋牧场增养殖有限公司在北戴河新区人造河口外,建成了这个使用面积10026亩的海洋牧场,累计投资2.9亿元进行海域生态建设,在15米等深浅海投入人工渔礁270万立方米。为了解决投放人工渔礁技术问题,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与秦皇岛市农业局联手进行研究设计,在河北省率先制作、投放了构件礁,改变了以天然石块礁为主的初级投礁方式,能保证阳光充分透射,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促进鱼类聚集和增殖渔业资源;还投资3000万元与中船重工共同研制建造了3艘载重1500立方的“底开仓式”恢复生态船,采用“卸力释放”、垂直坠落技术进行投礁。(据《光明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