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驻马店正阳力促生猪业跨越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18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39
近日,河南省正阳县熊寨镇熊寨村现存栏生猪400头的养猪大户乔国良特别忙碌。记者见到他时,他正一边拉砖扩大圈舍,一边请技术人员帮助他进行标准化养殖的规划。乔国良说:“每头母猪给发50元补贴,俺60头母猪可领3000元。母猪现在成了摇钱树,俺正与保险公司协商为母猪入保险。现在俺正把60间猪圈扩充到120间,养猪规模扩大一倍。”像乔国良一样在国家养猪政策扶持下积极发展生猪产业的大户,在正阳县还有很多。
  连续9年成为全省优良生猪生产第一大县,并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的正阳县,针对当前生猪生产出现下滑、猪肉供应偏紧、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问题,抓住国家对生猪生产扶持力度加大的有利时机,及时在资金、项目和技术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对推动生猪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集约发展。该县突出抓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稳定生猪生产。2007年,全县集中连片规划建设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新建或新扩建)260多个,确定7个重点乡镇各发展20个以上,其余各乡镇发展10个以上。同时,每个乡镇必须建设一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积极推行品牌战略,加快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打造正阳“优质、安全、无公害”畜产品绿色品牌。该县把生猪生产纳入乡镇目标管理,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每季度定期督查一次,年终考核。完成任务的,重点乡镇奖2万元,一般乡镇奖1万元,并通报表彰;完不成任务的,重点乡镇罚2万元,一般乡镇罚1万元,并取消当年一切评先进资格。
  资金扶持。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作为生猪生产发展扶持基金。乡镇财政扶持养殖小区和养殖场资金不能低于县财政扶持金额的10%。县扶贫资金贴息贷款重点用于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的建设。农村信用社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贷款资金。2007年、2008年新发展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猪舍建筑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圈舍,除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外,每个养猪场财政补贴2.5万元;新发展30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或养猪小区,猪舍建筑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以上的,每个补贴15万元。对国家、省财政扶持的每头能繁母猪50元补贴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县财政足额配套。新建养殖小区凡验收合格的,财政拿出3万元进行奖励,通过以奖代补,调动群众发展养猪的积极性。
  创造环境。在用地方面,该县把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用地作为农业用地统一规划,集中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每个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必须达到水、电、路、通讯“四通”,用电按农业用电对待。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生猪市场秩序。畜牧、商务、公安、工商、质监、电业、土地、水利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严禁对养殖场和屠宰场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全程服务。该县还着重落实服务措施,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服务、市场服务和信息服务等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县、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疫情预警机制,每个行政村至少确定1名~2名合格动物防疫员;加强县、乡、村防疫冷链建设,确保疫苗的保管和运输质量;搞好技术和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县级配置专用宣教设备,加大对防疫人员和养殖场户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动态,及时向全县养殖户发布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养殖场户有计划地进行生猪生产;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县级建设人工授精中心站,乡村设立人工授精点,形成县、乡、村三级人工授精网络。同时,健全乡村各级服务组织,发挥生猪养殖协会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市场中介机构、购销经纪人队伍的规范管理,保障养殖场户的合法权益。
  精深加工。该县目前90%以上的生猪以活猪的形式销往外地,生猪生产还处于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迫切需要建立以生猪为主的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实现资源就地加工增值,带动全县养猪业逐步实现产业化。同时,积极优化现有肉类加工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屠宰加工能力;鼓励专业人才积极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肉类加工企业来该县投资办厂或合作建厂;以加工“冷冻保鲜肉”为主导产品,突出“无公害”、“无药残”品牌,把优质猪肉打入外地市场,使正阳县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以养猪业为主的畜牧业强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