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微信与移动互联网思维的“5F思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7  来源:网络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40
有人将“移动互联网思维”形象地描述为“5F思维”,怎么理解?一起看看。  1、碎片化思维(Fragment)  某公司白领小A,早上坐地铁上班,路程较远,便在手机上读小说消磨时间;中午吃饭,商业CBD餐馆的拥挤人人皆知,先用手机订座软件订个座位;等菜的时候,打开手机玩了几关《愤怒的小鸟》;下午出门办事,根据手机地图,顺利找到办事地点……以上就是一个典型的“碎片化”生活场景。  地点的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需求的碎片化,催生的自然是碎片化的应用。“罗辑思维”的运营者罗振宇每天用一分钟的语音,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推荐各种知识等,这种碎片化的呈现受到了无数粉丝的追捧。  “微信之父”张小龙“让用户在一分钟内爱上你”的观点,就是典型的碎片化思维。  2、粉丝思维(Fans)  粉丝就是生产力,将粉丝经济学注入移动互联网,更是成为经典法则。  在互联网时代,由产品经理通过和用户互动做出产品,再通过用户数据驱动前进。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粉丝用户会提供大量需求,只要在大的格局和规划下迎合他们就行。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以前是产品经理主导制,现在是粉丝主导制。  粉丝已经成为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以前的产品靠什么?在传统行业,大家都知道最有效的营销方式是成为央视广告标王。谁抢到了标王,谁的产品就可以卖出去。下一个时代,传统推广渠道的影响力仍然很强,但已经不是唯一了,相反,如果拥有100万真粉丝,产品营销和推广同样能非常快速、有效。  这也难怪某电子商务公司打出招聘广告,要招“首席粉丝官”了。  3、焦点思维(Focus)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乔布斯说:“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理清思路,才能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乔布斯追求一种极致的简单,如果能用一个按钮实现的,绝对不会用两个。  张小龙就承袭了乔布斯的简单。微信的“摇一摇”,大家都会用,它非常简单,不用学习。张小龙就是要避免在界面里出现任何的文字解释,一旦一个功能需要文字解释,这个功能的设计就已经失败了。张小龙一直坚持“少就是多”,所以微信成功了。  4、快一步思维(Fast)  快,主要表现在决策要快、产品推出要快、行动要快、产品迭代要快、创新速度要快、变革要快以及具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互联网公司产品开发要做到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节奏是按天或周计算。Zynga游戏公司每周对游戏进行数次更新,小米MIUI系统坚持每周迭代,就连雕爷牛腩餐厅的菜单也是每月更新。微信在推出后1年内迭代开发44次,小米手机每周都有四五十个bug(漏洞)要修改。  5、第一思维(First)  互联网在经过丛林法则的战斗之后,基本形成了固有的格局。无论是早期的四大门户网站,还是现在的BAT,大佬的格局是无人可以撼动的。而移动互联网似乎带来一次重新洗牌的可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能赢得用户心中的第一,还是未知数。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还可以是百花齐放,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绝对只能有一个第一。碎片化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用户喜新厌旧的态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用户几乎只会接受他们心中的第一,所以,所谓的“第一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