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吃不再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当我们要用戒备的眼光审视一切端上饭桌的食物,当黑色的大米不再是纯粹的黑色,当每日饮用的水不再如看见的那般清澈纯净,当远离我们视线的餐厅厨房开始炮制危险的“毒药”,当我们的眼睛不再能看清楚事实,我们该怎么办?明天的明天,我们还能放心地吃什么?食品呼唤安全,餐桌渴望平静,不要让良心在利益的拉扯下沾上了灰尘,请不要透支我们的未来!……
事件一:北京半数桶装水造假
事件二:肉价上涨瘦肉精抬头
2007年7月,东莞检查出含瘦肉精生猪共45头,据了解,这是东莞2007年查获含瘦肉精的生猪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案件。最近瘦肉精抬头了?东莞市农业局表示,当前生猪存栏减少,猪肉价格不断上涨,不排除一些养殖户非法使用禁用药物以谋取经济利益。
问题生猪来自增城
11日晚,东莞市东城区兽医检疫组的检疫检测人员在屠宰场对入场生猪进行例行抽检时,发现一批生猪瘦肉精检测结果呈阳性。检测人员当即重新抽样并用酶联法进行复检,结果同样呈阳性。东城检疫组立即按有关规定暂扣整批共45头生猪,并追查其来源,同时报告市动物卫生检疫监督所和东城街道农办。
经调查,该批生猪来自增城市三江镇,东莞市动物卫生检疫监督所将有关情况向增城市畜牧部门通报。目前,增城有关部门正在对该批阳性生猪进行调查溯源。12日,东莞市动物卫生检疫监督所会同东城街道农办、经贸办、兽医检疫组,按有关规定对该批生猪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并对当事人进行了教育。
阳性率呈逐月下降
据了解,5月份东莞市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开展生猪肉品及尿液瘦肉精检测,检测样本14653份(其中定量检测91份),阳性率0.18%。瘦肉精检测指标超标情况处于近几年的较低水平,较去年同期均有下降,而且2007年1-5月基本保持逐月下降的态势。
此次查获的45头含瘦肉精生猪,是东莞市2007年查获含瘦肉精的生猪数量最多、价值最高(达9万多元)的案件。东莞市农业局表示,当前生猪存栏减少,价格高企,一些养殖户可能无视法律法规,非法使用禁用药物以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瘦肉精生猪是否出现抬头现象?东莞农业局市场信息科负责人表示,6月份至今的生猪检测数据未统计出来,很难说生猪瘦肉精检出率是上升还是下降。“在这期间不排除类似东城这次的个案,但从目前情况看没有明显上升的迹象。”该负责人说。
不排除有“漏网之鱼”
19日下午,笔者在澳南市场看到,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上肉卖到13.5元/斤。猪肉档主告诉笔者,不管价格如何涨,他们批发生猪时都要多层手续,市场也要检查有关的生猪检测单,所以他们的猪肉不会含有瘦肉精。目前,东莞各镇、街生猪瘦肉精检测做到批批检、车车检,全市平均每月检测生猪尿液及肉品样本约13000份,检测数量在全省排名前列。
生猪瘦肉精检测比例不断提高,但不代表100%检测,不排除有“漏网之鱼”。“有些生猪来源比较散,一批生猪来自多个地方,抽检不一定代表整批生猪情况。”该市农业局市场信息科负责人说。
天津生猪出栏必须经过“瘦肉精”等检查
人民网·天津视窗12月22日电:为保证市民吃到“放心肉”,日前本市各区县开始执行生猪出栏检测强化制度,通过一系列强化检测,排除“瘦肉精”等国家违禁药品对猪肉的威胁,保障猪肉质量安全。
由于受“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侵害的猪肉会严重危害市民健康,自2007年10月中旬宁河、武清等区县就开始执行生猪出栏检验强化制度。这项强化检测制度与以前相比,检测内容更加全面,检测覆盖率也必须达到100%。检测制度包括为外购猪和自养猪建档立案,并通过档案对其实施全程跟踪,直至生猪宰杀。使用“瘦肉精快速检测”等全新技术,短短几分钟就能灵敏地检测出生猪中的瘦肉精,并且做到检测100%准确。对于检测出的呈“瘦肉精”阳性生猪,取消出栏资格,在整改饲养一个月后再次检测,直至通过检测,才开具检测报告单,允许生猪出售。据了解,其他区县也都开展了生猪出栏检验活动。
本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傅润亭表示,为了持续保障本市猪肉安全,今后市畜牧兽医局将扩充检测队伍,扩大生猪监测范围,增加检测资金,注重养殖、屠宰、超市贩卖环节,对猪肉供应源头实现数字化可追溯。(郑妍)
上高县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
2007年以来,上高县畜牧水产局根据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以及省、市局相关文件关于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的精神,结合该县的实际情况,坚持监控与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强力推进监控整治非法经营使用“瘦肉精”的工作,已开展对猪场进行拉网式抽猪尿检查监控行动一次,开展以四个大片为单位重点检查上猪台调运生猪3次,装猪车辆73辆,共检查猪场265个,采取尿样565个,经局化验室检测,均属阴性,无一例使用“瘦肉精”的行为。主要工作做到:
一、领导挂帅,队员参战到位。县政府成立分管县长为组长,畜牧、卫生、工商、公安等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畜产品安全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县畜牧水产局局长为组长,33位行政执法人员和54位动物防检员共同构成的执法组,并开展了“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
二、科学部署,监控责任到人。一是上高县召开了全县农业工作会,会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全县把“瘦肉精”等禁药的监控整治作为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各乡(镇、场)长、街道办主任与县政府签订了杜绝使用“瘦肉精”等禁药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同时,要求各乡、村、组实行四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该县畜牧水产局充分发挥基层动物防检人员的监管作用,落实责任,要求防检人员经常巡查片区内的养殖户和饲料(兽药)经销户。每年要提供一条以上有价值的查处“瘦肉精”线索,对监管不到位,在该防检员片区内出现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案例的,每个案例分别处罚责任区内的站长500元,防检员1000元的保证金。三是凡规模养殖厂(场)的养猪户都必须签订禁止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的承诺书,严禁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剂的行为,一旦发现使用“瘦肉精”等,养殖户自愿接受1~5万元的罚款。同时,接受县畜牧兽医行政执法部门封厂(场)处理。动物防检员对不签订承诺书的养猪户,出栏猪不得签发防检等相关证明手续。
三、确保运行,配足经费到帐。为确保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运行,每年局都投入3~5万元资金作为工作经费,用于购买试卡、试剂、车辆、采样设备以及送检费等。
四、加强配合,打击重点到场。一是加强与公安、卫生、工商、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综合监控整治资源,常年维护对违规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联合下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二是遵照上级指示的精神,进行了重点排查,组织对泗溪镇、野市乡、敖阳街道、外贸猪场等5个重点养猪场(厂)集中抽查,抽取料样2个和猪尿样10个,快速检测均呈阴性,未发现使用“瘦肉精”的不法行为。
五、常抓监控,一票否决到评。一是积极主动加强与主销区的沟通联系,将监控整治信息尽可能详细及时反馈给该县,据此开展专项整治。积极推广使用新动物二维码免疫标识,并要求全体防检人员认真做好动物检疫登记,确保每头生猪都能准确顺利索源,使问题生猪畜主不能逃过处罚。进一步构建产销联动的监控整治长效机制,增强工作成效,确保了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二是在全县农业工作会议上,县领导反复强调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要纳入全县社会安全稳定工作考核内容,如发现违规使用禁药的地方,该行政区域的主管单位,在年终评先评优的时候,坚决做到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将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全县“瘦肉精”销售和使用基本得到杜绝。
通过深入开展宣传和专项整治工作的行动,没有发现经销和使用“瘦肉精”添喂的不法行为。目前,全县畜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维护了该县生猪良好的品牌形象,保护了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也受到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生猪主销区的好评。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监控,及时抽检尿和料样,严厉打击经销和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江西新农村网)
确保两节肉品安全:生猪瘦肉精监测行动开始
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餐桌安全监管进一步升级。从即日起到元月31日止,市兽药饲料监察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猪瘦肉精监测行动。
据了解,目前我市生猪饲养量已超过300万头,生猪存栏数达130万头,且我市生猪大部分销往京、津、唐地区。为进一步提高动物食品质量,保证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市兽药饲料监察所从现在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猪“瘦肉精”监测工作,重点监测兴城、绥中、建昌、连山等地进京的生猪质量安全。
此次监测工作,市兽药饲料监察所负责2000头以上的猪场监测,各县(市)区负责不足2000头、20头以上的猪场监测工作。要求1000头以上猪场检测比例不低于2%,不足1000头的猪场检测比例不低于5%。如果检测结果出现阳性,要对猪场实施封锁。
据市兽药饲料监察所负责人介绍,瘦肉精又名克伦特罗,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强而持久的扩张作用。如果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会导致人体四肢肌肉颤抖、头晕、心动过速等中毒症状。为此,为保证上市猪肉安全,确保百姓吃上放心、安全的动物产品,我市加大了生猪“瘦肉精”监测力度,对出境生猪检疫时,当场接尿,若检测结果呈阳性,则立即查处。(葫芦岛新闻网)
新余市判决首例“瘦肉精”养猪案
近日,渝水区法院审结了我市首例使用“瘦肉精”喂养生猪案,水西镇某养猪场场主陶某因在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喂养生猪,被判处拘役4个月,罚金7000元。这标志着,我市开展的“放心肉工程”整治行动,已从查处市场上销售含有“瘦肉精”肉、病害肉的流通领域,延伸到打击生产、使用“瘦肉精”的生产领域。追查源头,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瘦肉精”喂养生猪的窝点,已成为我市打击非法使用“瘦肉精”行为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