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兽药新闻 » 正文

兽药管理与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关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23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406
兽药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动物疾病的各种化学物质,包括能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生产性能的各种物质,还包括动物保健品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等。
  改革开放以来,兽药也同其他商品一样,有条件放开经营,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以来,增加了就业岗位,方便了畜禽养殖户,但也出了不少问题。
  专业兽医管理失控导致兽药市场混乱
  一是体制因素。上世纪50年代建立起的乡镇兽医站,70年代建立的村级防疫体系,本来财政就不拨款,收费项目不多,收入少得可怜,但对畜禽防病治病和业务技术,那都是货真价实,药到病除。本世纪初乡镇机构改革,部分地方兽医站撤并入农业服务中心,竞争上岗,每乡镇只保留一两名兽医,村级防疫员网破线断,动物防疫落不到实处,动物疫病接连不断,劣假兽药随处可见。
  二是经费不足。每乡镇尽管有一两名兽医,但也不是专职,随时有其他工作安排。想免疫注射吗?给多少钱一天?钱不到位,原来的村防疫员也不听使唤或应付差事,导致动物防疫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三是乡村兽医人员各自为阵,部分人成了走村串户的江湖郎中。看病用劣假药,阉割苗猪不免疫注射,不佩戴免疫标志,产地检疫没人搞,疫情报表胡编乱造,当前基层防检体系一切向钱看的混乱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与此同时,县区级兽医站人浮于事,办事拖拉,职能滞后,一些人身在单位,心里却想着自己的生意如何创收。兽药监督管理不到位,化验设备睡大觉,更多的人在应付差事,难怪辖区内各种动物疫情不断,防检事故时有发生,专门组织的几位所谓专家忙于应急出诊,扑灭疫情,领导忙于法庭应诉等等。
  四是地方政府直到现在还不够重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有的地方乡镇兽医站人员被县政府撤了,几十年营建的牧医小楼被乡政府卖了,等等,都是县政府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搞的,他们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防疫灭病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有的县对兽药管理和动物防疫灭病几乎不投资。由于资金严重不足,相关人员积极性不高,制约着兽药管理和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管好兽药市场,靠健全的动物防控体系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最宝贵的。基层兽医几十年的动物防病灭病实践证明,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防疫队伍,没有一种科学的兽医管理体制,要管好兽药市场和搞好动物防疫灭病工作是不可能的。撤并动物防疫体系的几年的实践又一次证明,劣假兽药、生物制品满天飞,动物疫病接连不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国家虽然在兽药生产环节实施了GMP管理,但在经营和使用环节上同样需要规范管理。这个GMP管理规范靠面广量大的基层兽医和防疫人员来实施,不能只在每年一两次农资打假,没收多少劣假药,处理几个违法经营上做文章。长效的管理机制是建立一支县、乡、村一体化的动物防疫体系,实行辖区负责制,严格规范兽药经营审批制度,彻底杜绝体系外的任何人经营兽药和兽用生物制品。
  体系建设,关键在县级主管领导
  乡村动物防疫机构和人员是搞好兽药经营管理和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力量,属打仗的前沿小卒,而县级兽医站是前线指挥部的将,只有精兵强将才能打胜仗。对于兵的选择应该是经过专业培训,最好是专业学校毕业,热爱本职工作的年轻人,或从事多年动物诊疗防疫的中年人。对于将,应该是具有中高级职称,具备领导才能,工作踏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年人。
  经费的保障需政府领导说话建立了一支兵精将强的动物防疫队伍,按理说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管理这支队伍上,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于面广量大的村级防疫员,只要在兽药经营上给点政策优惠,在工资待遇上没有多有少,但必须兑现。对县乡级兽医官或指挥人员,工资和防疫经费等应全额纳入县级财政,只有解决了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无论是兽药管理或动物防疫等工作,只要上级有安排、有要求都会顺利落到实处。关键是地方政府领导的思想认识能否转变到重视动物防疫灭病上来。光靠业务部门喊叫作用不大,还得靠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
  统一模式,便于管理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省、市、县关于搞好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经验,但各有利弊,最好是各省或市制定一个统一模式,便于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组建应是中青年占主流,因其生机勃勃,战斗力强,但必须经过考试考核,竞争上岗,不但自己要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同时也负有管理好辖区内兽药市场的责任。  (中国兽药114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