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品质不断改善。常年存栏能繁母猪3万余头,瘦肉型猪普及面达到98%以上,其中生猪外三元杂交面达30%以上,内四元杂交面达50%以上,生猪内四元杂交面居全省第一,外三元杂交面列全市前茅。
二是综合效益大幅提高。年均出栏生猪近50万头,人均占有量达2头以上,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生猪产业居农民家庭收入的第二位。
三是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培育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户3500余户,其中1000头以上场(户)140个,规模饲养户出栏占生产总量的40%以上。
四是集约发展理念日趋成熟。总结提炼出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六分离六配套”、“六对接八统一”等技术规范,把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集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五是产业化联结机制初步形成。构建了以加工龙头企业、种猪繁育龙头企业、饲料供应企业为主参与基地建设的“三企共建”产业模式,引导企业参与基地建设,推行生猪订单收购;加强猪业专合组织建设力度,开展场厂见面、厂场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机制,受到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六是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