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唐河现代畜牧产业独领风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2-03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58
“自从去年镇兽医站给我派了专职防疫员,我办的养猪场在蓝耳病高发期也安然无恙,搞畜牧养殖离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是万万行不通的!”目送着满载生猪直发上海的汽车,河南省唐河县源潭镇良种猪繁育场场长郭玉东向笔者道出了自己规避风险的奥秘。

  郭玉东仅仅是唐河县畜牧养殖行业中有浓厚科技意识,注重防疫免疫,巧做养殖文章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养殖大军中的一个代表。

  眼下,在唐河县,搞养牛的有黄牛产业技术协会,搞养猪的有养猪业商会,搞畜产品深加工的有购销协会,在农民协会的组织下,现代畜牧科技在畜牧产业发展中凸现出更加明显的作用,引领唐河农业经济向更快更好的方向挺进。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字:在全国农业百强县中,唐河县的肉类产量以140668万吨稳居全国第17位,在河南省列第一位,因此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畜牧强县”。

  农业大县建成畜牧大县

  唐河县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处,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于各种动物的养殖和农作物的种植。加上全县有240万亩耕地和小麦、大豆、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种植的优势,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时,唐河农民素有养殖鸡、鸭、猪、牛、兔、羊等家禽家畜的传统,“中国黄牛在南阳,南阳黄牛数唐河”等流传于民间的口头禅为畜牧产业的后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藉此,唐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新时期应对市场挑战,增加农民收入和提升农村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头号工程”,县里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唐河县“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完善县、乡、村畜牧防疫机制的若干办法》、  《唐河县黄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性文件,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家禽家畜饲养业。

  在黄牛产业的发展上,我县坚持以实施黄牛产业化的发展为方向,以专业大户饲养,专业场饲养、联户饲养、标准化饲养为主要模式,以扩大黄牛群体规模、增加饲养一、提升黄牛产业发展水平为目标,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健全服务体系,逐步使黄牛产业走上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在岗丘区和浅山区,我县充分尊重群众的饲养习惯,积极支持专业大户搞集约化饲养、集中育肥、集中看管、统一外销。东王集乡农民王平来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养牛经验,今年初一次性购进架子牛46头,利用先期修建的标准化牛舍集中饲养,既节约了成本,又便于看管,仅前半年就获利3万元。像他这样的黄牛饲养大户全县就有887个。

  对于平原区,唐河县则大力推广“统一建场,分户饲养,集中看管,统一防疫,统一外销”的联户饲养模式,在每个联户养牛场建成黄牛冷配室、防疫室等专一的技术服务设施。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散养规模小,村居卫生差,看管难度大,防疫跟不上等弊端,全县目前已建成饲养规模在200头以上的“联户饲养场”251个,成为农民养牛致富的首选模式。

  更令人欣喜的是,唐河农民在黄牛养殖的终端下了真功夫,他们在联户牛场建起了大型集约化沼气池,利用黄牛的粪便生产沼气再输送到各家各户做饭、烧水、照明,现在全县70%以上的养牛户都用上了干净方便的清洁能源。

  生猪生产是一个生产周期短、市场风险高、防疫难度大的产业。唐河县立足高起点,从养猪场的规划建设、种猪的引进、饲料的配比、防疫设施的配备、防疫人员的培训到生猪的出栏销售,都制订了详备的标准,全县建成各类标准化养猪场366个,生猪常年存栏量在300万头以上。

  为了增加唐河生猪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唐河县加大了标准化建设的力度,先后对裕嘉良种猪繁育场、李振祥万头养猪场、郭玉东万头生猪等36家养殖企业进行了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顺利地取得了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市场准入资格。现在,唐河的生猪在全国各地运输“一路绿灯”,每年直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中城市的生猪在50万头以上,在填满市民菜蓝子的同时,更为养猪户增加了现金收入。

  织就防疫“铜墙铁壁”

  如何确保不出现防疫真空,让养殖户放心、安心,唐河县巧借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我县设立的“中南地区动物疫病监测中心”的独特优势,对全县20个乡镇的兽医站进行了提高完善,统一建成了“黄牛冷精冷配室”、“畜产品监测室”等必备的配种、防疫硬件设施。每个乡站均配备10名以上的兽医员,每半月巡回各村委、各养殖场进行疫情测报,会同村防疫员为农户提供免费的防疫服务。

  目前,全县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基本形成。建立了“唐河县家畜冷冻精液供应中心”以及县、乡畜禽改良站等推广机构,并建有规范的冷配点97处,有熟练的冷配技术员125人,年冷配、改良黄牛10万余头,冷配覆盖面积达85%以上;畜禽疫病防治已实现了网络化,县、乡、村三级都有兽医站点,并新建了动物疫病监测中心一处;常年从事畜禽疫病防治工作达120多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职称35人;各站技术装备基本齐全,有力地保证了对畜禽疫病的预防、监测和诊闻,使全县多年无重大疫情发生。动物检疫工作自成一体,20个乡镇都建有动物检疫站,并有完备的化验检疫设备,有技术精干的栓疫人员150多人,杜绝了疫病的传播流行;饲料加工体系日臻完善,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饲草、加工、饲料、兽药生产事业的快速发展。

  针对各大型畜禽专业场,唐河县则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由兽牧局派出专业兽医员进驻场区,由专业场为兽医员提供工作报酬,兽医员则在各专业场为每一头牲畜建立独立的防疫治病档案,定时监测疫病的发生情况。

  严密的防疫网络和切实可行的防疫措施,彻底堵住了重大疫情传入的口子,织就了动物防疫的“铜墙铁壁”。去年以来在国内外频发的生猪瘟疫及蓝耳病,在唐河县的各大养猪场内无一例发生。

  难怪经常往返于唐河到上海之间调运生猪的上海籍老板周同顺不无感慨地说:“调动唐河的生猪我们最放心!”

  市场运作还有效促进了产业化的兴起。唐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及时把以黄牛为主导产业的畜牧业确定为发展唐河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制订政策措施,强力推进“产加销”、“贸工牧”一体化的产业化进程,取得了可喜成效。截止目前,已形成了唐河肉牛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组织和湖阳养牛先导小区、苍台肉鸭先导小区、郭滩养鸡先导小区、古城长毛兔养殖先导小区、少拜寺养猪先导小区等亿元以上的畜牧业产业群。

  唐河,豫西南地区的畜牧强县正迅速崛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