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执业兽医遭遇的“尴尬”,你有过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08  作者:张国红  浏览次数:245
核心提示:执业兽医拥有良好的执业声誉,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用最小的治疗成本解决最严重的畜禽健康问题;二是解决他人不能解决的畜禽健康

执业兽医拥有良好的执业声誉,主要体现在三点:

一是用最小的治疗成本解决最严重的畜禽健康问题;

二是解决他人不能解决的畜禽健康问题;

三是拥有能够与养殖客户和兽医同行保持良好沟通并尊重和欣赏对方的心态与处事行为。

规模化养殖场的动物疾病,作为执业兽医应当倡导“五不治”:

无法治愈的病禽不治;

治疗费用高的病禽不治;

治疗费时、费工的病禽不治;

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禽不治;

传染性强的病禽不治。

而执业兽医在诊疗实践中具有如下心态或面临如下尴尬:

一是拥有“把临诊当科研一样啃硬骨头的精神”,尝试对每一个病例寻找最佳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是始终游弋于“低成本高治疗价值”的平衡术中 ;

三是面对无法攻克的疾病而遭受“养殖户白眼”时心有不甘;

四是经常碰到“无有效防控措施”的病例被要求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五是与不学无术的非专业兽医或不懂行的养殖客户的不公正评价或无理取闹而莫名尴尬与气恼;

六是遭遇“经济价值决定防控思路和策略”时委屈自己的专业学识和专业技能。更为严峻的情况是,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日益增多、养殖设备越来越先进、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养禽投入越来越大 、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而流行的疾病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一些养殖场疫情非常严重,发病后越来越难治疗,养殖成本越来越高。更为严重的是,当你走在养殖密集区的小路上,随处可见死鸡 、废弃的疫苗瓶、接种疫苗使用的器具、随意堆放的粪便、用完的药物包材等现象;一些养殖场户自作主张 “使用”一些不合理的保健产品,比如说多种维生素、通肾药物、保肝护肝药品等,不仅不能有效保健甚至 “误补杀人”。

所有的这些,都是执业兽医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倡导健康养殖、去改善不文明养殖、去修正不科学养殖,这些都需要增加“成本”去支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