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叶县畜牧局积极推进“养殖富群众,加工富财政”的“双富工程”,以规模养殖为重点,努力建设全省生猪标准化养殖第一县,进一步提升我县在全省40个畜牧业重点县中的位次,巩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基础,带动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理请思路,找准发展突破口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工业强县,畜牧富民”当作发展县域经济的 重点各种来抓,特别是去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之后,县委、县政府立足我县畜牧业已有基础,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谋求叶县畜牧业的大发展。为此,我们组织县级领导和畜牧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和养殖大户开展专题调研,并先后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四大班子联席会议、县委常委会议,统一思想,明确了“两个坚定不移,一个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做好”畜牧富民“这篇文章,继续把畜牧业当作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坚定不移地推进畜牧业“双富工程”努力实现畜牧大县向畜牧强县的跨越;以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为突破口,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在理清思路、找准突破口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了《叶县2007年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每个乡镇今年要以生猪养殖为主,至少建成一个标准小区,全年力争建成40个,超额完成省定的13个的年度建设任务,努力建成全省标准养殖小区第一县,推动生猪产业和整个畜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二、创新机制,确保养殖小区建设顺利推进
首先,加强小区建设的组织领导。一是成立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指挥部,县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县委、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副指挥长,下设办公室,切实抓好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第二,实行重奖重罚的激励机制。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年底前完成县里下达的小区建设任务的,每建成一个奖乡镇政府3万元;年底前超额完成任务的,每多建一个奖10万元;第三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坚持用市场的办法引导小区建设,即做到“引导服务到位”,又避免“干涉强压越位”。第四,以“六统一”模式为重点积极发展无公害生猪养殖。坚持“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小区成立养猪协会,并按统一供种、统一用料、统一规范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模式运作,解决小区在产前、产中、产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用活政策,强力推动生猪产业快速发展
立足于快,确保上级政策资金迅速发挥作用。落实上级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资金,我们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快速行动,超前运作,积极匹配,直发到户。在具体运作上,专门成立了资金管理使用工作机构,重点抓好关键环节:一是对全县规模养殖场和小区进行排查摸底、登记造册;二是将确定的扶持对象在县、乡、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资金投放公开、公正;三是由财政、畜牧等部门抽调人员,对拟投放对象现场核查,符合条件的,与其签定资金使用协议,明确资金用途。
四、搞好服务,帮助小区解决建设难题
第一,多策并举破解资金难题。一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小区建设中的作用,着重发挥农村在外工作有影响人员、在外务工有成就人员、在家有一定资金积累人员这“三种人”的作用,大力引导和支持他们直接投资或牵线引资进行小区建设。第二,切实搞好品种改良和技术服务。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生猪人工受精网络,促使全县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8%。县畜牧局组织专家服务小组,县电视台开辟“畜牧富民”专栏,开通了畜牧专家免费咨询热线,为养殖户提供便捷服务。第三,积极拓宽生猪销售渠道。加强与毗邻的双汇、汇通、北徐等大型生猪加工企业的联系沟通,与他们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依托全县200余人的生猪销售经纪人队伍,专门成立了生猪销售协会,与养殖户形成紧密对接。使全县的生猪不但顺利外销,而且尽可能的卖上高价钱。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外调生猪达到82.7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