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2006年我国9省市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441
核心提示:  加强免疫与监测,净化猪场伪狂犬感染   伪狂犬病给养猪业造成非常严重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与商业损失,种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

加强免疫与监测,净化猪场伪狂犬感染 

伪狂犬病给养猪业造成非常严重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与商业损失,种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引起母猪发情障碍、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伪狂犬病病毒先天感染或早期感染引起哺乳仔猪的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而对于育肥猪,伪狂犬病是呼吸系统疫病综合征的重要病原,引起生长育肥猪的呼吸系统症状和生长迟缓。而对于种猪场来说,伪狂犬野毒阳性对于种猪的销售和品牌效应造成不利影响,而对于出口企业,猪场伪狂犬病呈阳性面临着经济和贸易的双重损失。随着高效的基因缺失疫苗的广泛应用和免疫监测技术的应用,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消灭了伪狂犬病。

我国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虽然在2006年中,许多猪场特别是一些规模化种猪场对于伪狂犬病的净化付出了诸多努力,并且几乎所有猪场都进行了疫苗免疫,但是,伪狂犬病仍然在中国猪场呈流行性发生。

本研究对2006年中国9个省市规模化猪场(基础母猪数500~2000)不同猪群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近期我国猪群野毒感染的血清学流行病学状况,以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和净化方案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血清样品采集于2006年,来自9个省、市,包括75个规模化猪场共4703份血清(见表1),采样猪群包括种猪(公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以及2~24周龄商品猪。

表1 各省市检测的猪场数和样品数

检测地区

检测猪场数

检测样品数

检测地区

检测猪场数

检测样品数

河北

19

1233

江西

14

838

广东

7

713

河南

10

540

黑龙江

9

390

辽宁

4

345

天津

6

230

山东

3

221

浙江

3

193

合计

75

4703

伪狂犬病毒野毒抗体测定采用gE-ELISA试剂盒,操作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在结果判定时,只要猪场有一个样品为阳性,则该场视为阳性场。我们对于猪场阳性率以及样品阳性率和种猪的阳性率进行了分析,以便深入了解更详细的血清流行病学状况。

2.结果与讨论

血清学结果见表2和图1,75个规模化猪场中约有一半猪场(52%)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所有样品野毒阳性率为16.9%。天津、河南、浙江、河北、广东等省市有超过50%的猪场为阳性,河南、河北和天津样品血清阳性率较高(>25%),而浙江和广东,虽然阳性场比例较高,但是样品阳性率低于10%,而在江西,阳性场为21.4%,样品阳性率为3.2%。

表2 阳性猪场和阳性样品数以及比例

 

gE阳性场

gE阴性场

阳性场(%)

检测样品数

阳性样品

阳性样品(%)

河北

11

8

57.9

1233

345

28.0

江西

3

11

21.4

838

27

3.2

广东

4

3

57.1

713

17

2.4

河南

7

3

70.0

540

250

46.3

黑龙江

4

5

44.4

390

42

10.8

辽宁

2

2

50.0

345

31

9.0

天津

5

1

83.3

230

59

25.7

山东

1

2

33.3

221

10

4.5

浙江

2

1

66.7

193

13

6.7

总计

39

36

52.0

4703

794

16.9


图1 我国9省市规模猪场伪狂犬野毒感染猪场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

由于种猪是伪狂犬病毒的重要传染源,我们对种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和图2,在所有种猪样品中,18.2%种猪为野毒阳性,但是在阳性场,种猪的阳性率为33%。从各个省看来,天津、河南、河北省种猪血清阳性率较高。而广东省的种猪阳性率最低。有趣的是,江西省虽然阳性场的比例最低,但种猪的阳性率却为17.5%。表3种猪伪狂犬野毒阳性样品数及比例

地区

检测种猪数

阳性场的种猪数

阳性种猪

阳性场阳性种猪%

阳性种猪%

河北

564

347

178

51.3

31.6

江西

346

114

20

17.5

5.8

广东

325

172

13

7.6

4.0

河南

238

181

85

47.0

35.7

黑龙江

216

80

22

27.5

10.2

辽宁

141

82

19

23.2

13.5

天津

91

84

27

32.1

29.7

山东

112

47

8

17.0

7.1

浙江

65

52

10

19.2

15.4

总计

2098

1159

382

33.0

18.2


图2 我国9省市规模猪场种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阳性率

Wang等最近的报道(2007,APVS)阳性猪场的比例以及样品阳性率分别是81.65%以及26.55%,高于本研究中的52%以及16.9%,但是伪狂犬野毒阳性猪场中阳性猪群的比例基本类似。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采样猪场的标准以及管理水平的差异所引起的,因为本研究的样品大部分来自规模化种猪场,管理水平和免疫操作可能要规范一些,另一种可能就是采样地区的差异。由于参考研究中阳性场的比率较高,因此阳性样品的比例也较高。卫秀余等检测结果表明,1999-2004年6年间,国内部分省市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猪场比例分别为:52.9%、51.3%、39.5%、46.3%、60.2%、63.1%,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宋长绪等检测广东省1998-2004年血清伪狂犬野毒阳性率分别为:9.16%、11.78%、18.36%、11.11%、22.38%、26.37%、13.56%。而白挨泉等(2005)对广东6个集约化猪场不同日龄364份血清检测结果,平均阳性率54.1%,其中2个场为阴性,而最高的阳性率达90%。这些结果都表明,近年来伪狂犬病依然在中国呈流行性传播。

从流行病学分析角度考虑,本研究中种猪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更具有意义,因为仔猪gE抗体呈阳性结果可能是由于感染,也可能来自母源抗体,二者很难区分。实验室对某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分群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仔猪的母源抗体的滴度逐步下降,因此从2~16周龄阶段猪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猪群阳性率逐步下降,但是在育肥阶段阳性率明显升高,显然是由感染引起。在该场,母源抗体可持续到12-13周龄,因此对于10周龄以内的仔猪,很难判断gE抗体是来源于母源抗体还是来自于感染。


 图3 某伪狂犬野毒阳性场不同猪群血清学资料

总之本研究表明,现阶段伪狂犬在中国各省仍呈流行性,伪狂犬病的净化仍然任重道远。在这种流行态势下,对于规模猪场来说,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是选用优质的伪狂犬活疫苗并采用科学的免疫方案,以保证猪群有足够的免疫力。科学的免疫可以控制伪狂犬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学阳性率,即使周边地区存在伪狂犬感染场,甚至通过努力也可最终可以成为gE阴性场,因为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也看到,有近一半的规模化猪场为野毒阴性场,净化了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的免疫必须针对所有猪群,种猪(包括公猪和母猪)每年3次普免,仔猪在9-10周龄以及13~14周龄免疫两次gE基因缺失苗(AUSKIPRA-GN)。考虑到我国大多数规模场实行自繁自养,特别是现阶段“猪高热综合征”的严重威胁,所以后备猪要采取特殊的程序,有必要在18~20周龄免疫一次疫苗,而如果是高流行地区,26周龄可考虑再免疫一次。此外,猪场伪狂犬病的控制策略还包括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选留gE阴性的后备猪、淘汰阳性老龄种猪,所以在伪狂犬净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实验室的作用非常关键。

总之,由于伪狂犬病目前在中国呈流行性,所有省、市规模猪场都必须重视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有必要采用高效的疫苗和科学的免疫方案,加强定期监测工作,以控制野毒感染率,减轻甚至消除伪狂犬病造成的经济和商业损失。特别是在种猪场,促进无伪狂犬种猪业的生产,力争在种猪场实行伪狂犬净化,提升种猪场的品牌效应和生产效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