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水生生物保健品行业协会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广东海洋大学邱德全博士提出
微生物制剂发展方向:治病 定向 高效 标准 耐性
本报讯 (记者庹朝均)10月29日上午,湛江市水生生物保健品行业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湛江召开。协会36家会员企业代表共60余人齐聚一堂,承诺保证自己企业所产产品的质量安全。会上,广东海洋大学邱德全博士提出,水产微生物制剂要向治病、定向、高效、标准及耐性5个方向发展。
据介绍,湛江市水生生物保健品行业协会成立于今年7月17日,目的在于协助政府对湛江市水生生物保健品行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加强行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同时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等,努力发挥协会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四大功能,以推动水生生物保健品行业健康发展。
会上,协会特聘技术顾问、广东海洋大学邱德全博士表示,国家对药品及微生物制剂的监管越来越规范,今后将参照GMP的标准进行认证,这对整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成立协会协调行业的生产经营,实行行业自律、维护生产经营秩序,加强信息沟通,大力推动无公害养殖,共同打造微生物制剂的优质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邱博士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产微生物制剂要向治病、定向、高效、标准及耐性5个方向发展。邱博士解释,现在有些微生物本身是有治病功能的,但行业内目前还未将其利用起来,开发能治病的微生物就是要突破微生物现在只能起保健作用的局限;“定向”则是根据养殖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培养适合环境并能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特定菌种;“高效”是指以后微生物制剂要效力更强,且效果要明确。一个菌种到了水里面,是否确实有用,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都还需要更明确。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的分解效果很明确,对水质净化确实能起到作用,这是得到大家承认的,但其他的菌种效果都不明确;“标准”是指目前这个行业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这个行业标准应该包括规范化的菌种、生产、产品及使用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解决目前行业的乱象;“耐性”是指微生物更能耐受环境的变化,使其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
“国内对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还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邱博士同时指出。例如EM菌,其实是最有前途的菌种,因为其容易生产,使用方便,而且生命力及效力也很高。但目前国内对EM菌的使用只是利用其发酵后的营养液,而不是利用菌种本身,这就限制了EM菌作用的发挥。而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进行得很少,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它是国外发明的,国内的科学家再去做的话,只是炒冷饭,没有原创性,所以没有积极性再进行深入研究;其次是各企业都已经能生产EM菌,也能进行销售,价格也差不多,就不太关注对它的科研。“研究者们不愿做,企业也不想做,这就造成了研究跟不上的现实局面。”邱博士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