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对桃源县生猪养殖情况的调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27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63
最近,我们对桃源县生猪养殖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结果发现:桃源县的生猪养殖由原来的千家万户散养逐步向规模化生产养殖转变,而且养殖效益大幅度提升。

  一、生猪生产总体形势

  1、空栏农户增多。据调查统计:今年元-6月全县发展生猪111.91万头,同比下降3.7%,出栏生猪57.41万头,同比减少1.05万头,下降1.8%,肉猪出栏54.5万头,同比减少3.27万头,下降6.0%。据枫树乡动物防疫站反映,6月底该乡庄家桥村4个组273个农户,只有115个农户养猪,空栏户比例高达57.9%,近六成的农户没有养猪。随着第三季度国家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全县生猪产业得到快速恢复。元-9月出栏生猪78.19万头,同比仅下降0.2%,生猪存栏60.77万头,同比增长4.9%,但存栏生猪多为养殖专业户所饲养,农户空栏现象还是较为普通。
  2、规模养殖增大。尽管全县生猪养殖空栏户较多,但多数规模养猪户在高价位的刺激下,纷纷扩大养殖规模。据县生猪产业协会介绍:目前,全县规模养猪专业户达到515户,其中常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大户219户。全县良种母猪的饲养总量达880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300多头,增长17.3%以上。县畜禽原种场罗志能,今年新增母猪80头,存栏母猪总量达到446头,同比增长21.9%。像这样扩大母猪养殖规模的还有桃花源镇的周某、青林乡的孙某等一批养殖户,他们养殖的规模一般都在30-60头之间,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
  3、养殖效益增高。今年以来,生猪及其产品市价上涨幅度较大,养殖利润比较可观,相比去年同期不可同日而语。据调查了解,目前育肥猪、土杂仔猪、三元仔猪、猪肉的上市价格分别达到14元/公斤、24元/公斤、380元/头、24元/公斤,同比分别增长62%、200%、108%、60%左右,肉猪头平养殖利润达到500-650元,而去年同期头平盈利仅20元左右。四喜养殖公司核算情况表明:每头三元杂交肥猪的饲养成本平均为780元左右,出栏肥猪均重100公斤,价格7.8元/公斤可保本,去年同期8元/公斤,每头盈利20元,今年价格14元/公斤,每头盈利620元。预计在近段时间内,生猪市场将继续维持这种态势。
  目前生猪及其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猪市场供不应求造成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饲料价格上涨。由于饲料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生猪存栏量减少。如目前玉米和豆粕的价格分别达到1720元/吨和280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22.8%和21.7%。
  2、滞后效应明显。由于去年生猪收购价格偏低,最低时价达6元/公斤,加上生猪混合感染疫情威胁,导致农户养猪积极性不高,存栏量下降。今年元-6月全县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2%,后期存栏虽有增长,但离出栏尚需4个月左右时间,市场上生猪供不应求。
  3、生猪外调增多。由于邻近的广东等省大量从桃源县调购三元猪,导致猪源紧缺,供需矛盾加剧。
  4、仔猪价格偏高。今年以来仔猪价持续高涨,最高时市价达40元/公斤,目前仍在24元/公斤的高位运行,导致许多持观望态度的农户没有补栏,后期猪源不足。

  二、建议与对策

  1、坚持正确引导,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准确报道生猪市场行情,引导农户有计划地发展生猪养殖,切忌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特别是在当前生猪市场行情看好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农户补栏复圈,恢复养殖。特别是当前要想方设法帮助支持农民发展母猪,增加良种仔猪供应。同时,要正面报道相关疫情动态,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引导群众正常消费,维护生猪及其产品市场供需平衡。
  2、出台扶持政策,保护规模养殖。规模养殖是现代化养殖的发展方向,只有形成了规模,才能出高效益。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养猪大户的发展:一是要对养猪大户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优惠政策,尽可能将水、电、路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扶持范围,由国家财政资金解决大户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二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银信部门应对那些会经营、善管理的养殖大户提供贷款支持,重点是对养殖能繁母猪30头以上的大户实行贴息贷款、延长偿还期等办法,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减少不合理的收费,以减轻养猪户的经济负担;四是加大对养猪专业协会的扶持力度,利用协会市场信息灵活、资金集中等优势,广泛开拓生猪销售市场,特别是要开拓外销市场,增加生猪外销规模。
  3、加强技术推广,促进品种改良。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生产资源调整品种结构,加速品种改良步伐,在充分利用本地品种资源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广泛推广象三元杂交猪一样的优良品种。建立和完善生猪繁育体系,规范种猪繁育基地管理,保证有充足和优质的良种供应。畜牧部门要选派科技人员深入养殖户,为其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养殖,尽可能在良种引进、种畜场建设、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和无公害农产品申报上增加投入,加速全县品种改良进程,加快良种猪的保护与更新换代,提高品质,形成品牌。
  4、规范行业管理,确保产品安全。产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准入制度,生产的环境卫生、投入品的质量要求、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控等普遍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疫病防控、规范投入品管理、实施“放心肉”工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是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严格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特别是在当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期间,要确保疫苗供应充足,确保免疫质量达标。同时要加大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管理,进一步加大抽检力度,全面开展生猪“瘦肉精”的检测,严禁使用违禁药品,以提高生猪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
  5、狠抓招商引资,培植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投资业主开展对生猪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其加工转化能力,延长生猪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