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我省1263个农产品获无公害认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24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09
“目前,我省已基本建立起标准、认证、检测、检疫四大体系,山东特色农产品享誉大江南北,出口额占全国1/3左右。”省农业厅厅长战树毅说。

  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据了解,2001年,我省召开了农业标准化暨生态农业工作会议。当年,开展了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活动。2004年,我省又实施“绿卡行动计划”。从2005年起,又实施了“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计划”。

  据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处长刘子杰介绍,不到三年,围绕实施该计划,省财政已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带动各市财政投入近2亿元。

  目前,全省已经制定农业地方标准、技术规范1600多项,制定GAP(良好操作规范)24项,基本实现了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企业标准为补充,既能满足国内需求、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

  为体现优质安全产品的市场价值,199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2002年起,又进行了“无公害、绿色食品专营市场”试点,倡导各地在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内设立相关专营区、专营柜。到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通过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达到1263个,绿色食品766个,有机农产品200多个。全省注册农产品商标1.8万多件。获得国家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农产品12个,省级名牌农产品90个。

  检测监督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刘子杰介绍说,2001年,我省重点对放心农产品基地进行了产品上市前的质量抽检;2002年开始,重点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及专营市场进行产品抽检。从2005年8月开始,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并实行检测结果通报和质量追溯制度。与此同时,我省还加强了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全省现已新建改造动物疫病实验室1000多个,建起了省、市、县、乡四级检疫防疫网络,开展了官方兽医制度试点,建立完善了出口养殖场生产管理、环境监测以及加工原料监控等五项制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