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开县白鹤街道高楼村党支部书记李从军特别忙,他正张罗着兴建养猪场。谈起那本“养猪经”, 在现场指挥施工的老李就一脸喜色:“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很快完成了猪场前期选址、征地工作,目前已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力争在2008年投产后,建成6栋标准化猪舍,饲养良种母猪200头,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
据县畜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像李从军一样投资建规模养猪场的还有很多, 8月—10月,开县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正以月增200多户的速度递增,发展势头堪称多年罕见。目前,全县规模养猪户总数已达到2582户,生猪产业步入又好又快发展佳境。
据了解,今年生猪价格持续“走牛”,每出栏一头生猪平均就可获纯利500元以上,成为农民务工之外赖以增收的主要产业。为让农民放胆发展生猪生产,开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发展生猪的扶持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对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户按每头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新建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站,每站补贴1万元,对达标人工授精站饲养种公猪,人工配种每窝补贴20元;所有生猪实行强制免费防疫,对年出栏生猪300-999头的规模场,聘请兽防人员由财政每年补贴1000元;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场,聘请兽防人员由财政每年补贴5000元;对达到扩繁场建设标准的或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按30万元、3000头以上的按200万元的贷款最高额度,给予贴息补助;新建年出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用地,按农业用地对待,新建圈舍、饲料加工房和人工授精站等附属设施,由国土部门减免相关费用,并免征水资源费。
据悉,为了配合政策的落实,开县畜牧兽医部门组织16名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进村入场,上门协助养殖大户进行猪场场址勘测,圈舍规划设计,指导养殖户引进优良品种、进行科学饲养、科学防疫,同时开展一系列的跟踪服务。这几天,面对即将出栏的60多头生猪,开县河堰镇马家村养殖大户颜志恒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今年已出栏生猪300多头,按照每头至少400元的纯收入,我已进帐10万余元。”颜志恒告诉笔者,今年9月,他又引进20头母猪,准备再扩大规模进行自繁自养。而对于猪病的防控,他“完全不担心”,因为县、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总会隔三岔五到他家了解情况。
开县畜牧兽医局局长韦毅说,这些政策措施、扶持机制和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了规模养猪蓬勃发展,8至10月我县开工建设的3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47户,其中有2个万头猪场,16个1000头以上猪场,仔猪补栏量超过3万头,增养母猪4000余头、填槽商品猪5.6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