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千余农民工离城返乡养猪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24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17
22日,记者在梓潼县宏仁乡长安村宏达养殖场看到,圈舍漂亮,环境整洁,100多头商品猪吃上了“自助餐”,喝上了“自助水”,长势喜人。养殖场老板任元帅是务工返乡的农民工。任元帅夫妇在北京一家养殖场养了7年猪,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今年,梓潼县被确定为我市生猪适度规模养殖试点县,县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任元帅揣着十万多元的积蓄,再贷款六万多元,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建起了眼前这家年出栏1000头商品猪的养殖场。
  梓潼有养殖生猪的优良传统,有生猪繁育、屠宰、加工的龙头企业长林公司、旺达公司及饲料生产企业三联公司、福源公司,并成功引进了兽药企业华西公司,有了生猪养殖的完整产业链。为突破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瓶颈,建立三级扩繁体系,设立三项保障基金,探索多种养殖模式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首要的是有足够的高品质仔猪供应给养殖户,梓潼县现建有一级纯母猪养殖场3个,母猪扩繁场4个,长林公司和铁骑力士公司自建大型纯种母猪养殖场,每年可为三级场提供优质商品仔猪40万头以上。梓潼县实行银企社三环联动政策,建立了信用担保基金、生猪风险基金、防疫基金,有了信用担保基金,生猪大户的贷款最高额度为15万元,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商业银行等多家金融单位参与进来。通过信用基金担保,梓潼县三家饲料加工企业向年出栏3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赊销饲料,长林、望达、铁骑力士等四家种猪场向规模养殖户赊销仔猪,赊销比例在20%到60%不等。探索城乡股份合作、小区带村等多种养殖模式,确保生猪规模养殖向纵深发展。
  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梓潼县掀起了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热。规模养殖需要一定的投入,梓潼县将重点发展对象放在部分外出务工有一定成就且经营能力较强的农民工身上,通过宣传和联系,一大批外地务工的农民工揣着积蓄返乡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玛瑙镇大埝村陈兵在绵阳经营服装,他请人经营服装店,自己揣着十多万回乡养猪,现存栏生猪100多头;仁和镇新民村安守华在外做小包工头,今年五月回乡建猪圈发展规模养殖,现存栏50多头生猪;马迎乡外出务工李培健租用乡供销社闲置房屋发展生猪,现存栏生猪200多头。
  据统计,梓潼县开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试点工作以来,有千余务工农民返乡养猪,全县存栏生猪较去年同期增长38%。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