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在养猪行业后红利时期中国规模养猪业路在何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27  浏览次数:186
核心提示:中国规模养猪业从萌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余年。中国目前的规模养猪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第一代养猪人,依赖于改革开放带来的行业红利,经过滚雪球的生长方式发展起来的。但是,目前中国养猪产业的现实环境,与规模养猪业发展的前二十年相比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养猪从业企业需要对于行业现状有更为清晰的认知。 道勤中国认为: 第一代养猪人为什么能做大?是因为过去30年是规模养猪企业发展的行业红利时期,养猪企业享受了四大行业红利: 第一,市场刚需红利。过去30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与消费能力的迅速

中国规模养猪业从萌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余年。中国目前的规模养猪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第一代养猪人,依赖于改革开放带来的行业红利,经过 滚雪球的生长方式发展起来的。但是,目前中国养猪产业的现实环境,与规模养猪业发展的前二十年相比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养猪从业企业需要对于行业现 状有更为清晰的认知。

道勤中国认为:

第一代养猪人为什么能做大?是因为过去30年是规模养猪企业发展的行业红利时期,养猪企业享受了四大行业红利:

第一,市场刚需红利。过去30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与消费能力的迅速提升,猪肉产能的增长速度滞后与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僧多肉少。

第二,生产成本红利。过去30年,尤其养猪业发展前20年,猪粮比一直处于高位水平,直到2010年前后,人工成本低廉。

第三,疫情简单红利。2006年以前,规模养猪业面临的一并相对比较简单且容易控制,较少造成毁灭性打击。

第四,环境污染红利。规模养猪业发展的前20年政府对于环境的关注度非常低,规模猪场在粪污治理、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非常小。

当下,这四大红利已经完全消失,规模养猪业进入了后红利时期:市场供大于求,僧少肉多;原料与人力成本高企;疫病复杂,防控成本高且难度大;环保投入成本相当高。

本身规模养猪业已经进入了后红利时期,然而有三大因素让行业更加雪上加霜:

第一,传统制造业领域发展遭遇寒流后,资本缺少归宿,各路民间资本与国际资本大鳄纷纷大举投入规模养殖业与种植业,给后红利时期的中国传统规模养殖业主以重创。

第二,猪肉进口开闸趋势愈来愈明朗,欧美养猪业发达国家养猪成本优势显著,进口猪肉将大大挤占国内猪企生存空间。

第三,猪肉作为中国老百姓菜篮子工程和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指针,政府对于肉价总体方向是控制在中低位水平,不允许猪价暴涨。

基于以上因素,中国养猪企业需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养猪业拼盈利能力,拼成本控制能力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养猪行业后红利时期,中国规模养猪业路在何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