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广州推行冰鲜鸡政策也和爱狗人士抑制吃狗肉这事有很大的相同点,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狗肉节的争端,有爱狗人士表示,吃狗肉是一种陋习,就像 女人裹脚陋习一样,吃狗这种行为也可以杜绝。但是在过去,当人们都觉得裹脚是好事的时候,女权主义者也很难改变他们的看法,只有当大家都接受这种理念的时 候才有效果。吃狗肉这一点也一样,现在大家的习俗让他们并不觉得这是陋习,而是像吃猪牛羊一样,而且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健康的,现在反对派人士大多也是广西 以外的,所以他们被指不尊重别人的习俗。他们试图以道德和以为吃狗人的健康为制度点对一个地区的习俗进行谴责和阻碍时,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认同,还引起了 卖狗人士的过激行为,让狗更受虐待。在这一点上,冰鲜鸡推广也一样,推行冰鲜鸡有相当大的阻力是习俗问题,当冰鲜鸡推广用行政力量去强制实行时,其实就是 对吃活鸡习俗的一个挑战,而这种习俗大多数人并不认为是陋习,所以会有一批人不买冰鲜鸡的账,导致走鬼鸡大量存在,疾病防控显得更难。政府在这方面也如爱 狗人士一样遇到了颇大阻力,只是在官方面前,没有做的如玉林人那么随意。或许广州应该学习杭州,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允许光鲜鸡存在,如天农食品有限公 司张莹所讲,让冰鲜鸡生产商想办法去和光鸡比拼。当人们先接受了光鲜鸡,抵触情绪小了的时候,再加上不断地宣传冰鲜鸡的好处,冰鲜鸡推广或许更好做一点。
另外一个和狗肉节一样的争端就是,爱狗人士的重点放在了商家身上,他们认为能让商家不卖就可以断绝吃狗肉的行为,这一点我觉得他们的思维和广州政府强推 冰鲜鸡一样,但显然他们都遇到了很大的抑制。因为商家的作为是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即便是法律严厉禁止的珍惜动物,因为有了买家才有了市场。再者,即便禁止 商家有用,但其所遗留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如何解决呢?记得有支持广西吃狗肉的人士表示,现在有很多人因为狗肉生意维持家计,那么爱狗人士能否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没有办法帮助这些人另谋生计或者更好的生活,那站在爱狗的道义和站在别人生存方面的道义哪一个更有说服力?这样反而会让人觉得爱狗人士的行动是自私 的,人类的文明是应该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冰鲜鸡也一样,以人们的健康和文明为本的道义和现实中众多商贩生计的道义较量,目前的状况来看,后者显然 占了舆论上风。如果人们愿意买卖活鸡,即便有法律保障又有多大作用呢?只落得个不得人心,消费者和商家都得罪了,而且冰鲜鸡也阻断众多家禽饲养者的生路, 用法而禁不免让人们觉得政府有只是为政绩而为的嫌疑。
商家因消费者而存在,所以本次爱狗行动中,其实 最大的博弈点其实是和消费者的博弈。不能赢得消费者的支持,便有了本次吃狗肉的人反倒增加的后果,企图通过舆论、通过政府等途径强制玉林狗肉节取消的措 施,让他们在本次斗争中遭到强烈反感。冰鲜鸡推广也一样,只禁商家是没有用的,最终要让市民认可冰鲜鸡,说到底还应该是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这一点香港的 经验值得借鉴,香港并没有禁止活禽交易,但是可以做到现在的以冰鲜鸡为主,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长期以来的引导。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香港的冰鲜鸡比活鸡便 宜,这也是让消费者甘心买冰鲜鸡的关键。但广州的冰鲜鸡却是比活鸡贵很多,现在疾病原因又不再重现,而且还是片区试点,人们根本不需要付出更大代价就可以 到隔壁买到活鸡,一时间肯定无法成功。只有慢慢地让买活鸡代价更高,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玉林狗肉节和习俗斗,和商家斗,其实落脚点是和人斗争,和消费者斗争,冰鲜鸡推广其实最终也是与消费者的博弈,没有消费行为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但目前来看政府博弈的角色搞错了,政府可以强制商家行为,但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