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一日,桐城市政府召开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市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各镇、街道、市经济开发区分管领导与兽医站负责人,会议由桐城市防指副指挥长、市政办张冬松副主任主持,桐城市防指副指挥长、市农委邱俊斌主任首先对2007年春防工作进行总结回顾,指出了存在问题, 并对2007年秋防工作进行了部署。桐城市副市长潘桂亚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桐城市副市长潘桂亚指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事关我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关全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大局,全市上下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下更大决心、做更大努力,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一是认识要提高 。动物防疫工作年年抓,并且年年都有新要求,各级重视程度也一年比一年高,国际社会对动物疫情是透明公开的,对重大动物疫情非常敏感,一旦发生疫情,不仅影响到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甚至影响到全国。我市是个农业大市,其中一个主导产业就是畜牧业,这几年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三分之一还强,生猪年饲养量达到60万,家禽达到1400万,大关棚养蛋鸭在全国都响当当,成为各级媒体宣传的亮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防疫不到位造成疫病流行,不仅影响畜牧业生产,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和政治问题。因此,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关系到全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立即行动起来,科学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把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二是机制要创新。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快速预警、预报、紧急控制与扑灭,是争取动物防疫主动权的关键。三是监督要到位。秋季动物防疫期间,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继续实行联系镇街道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免疫工作动作慢,免疫工作不规范的进行通报,保证各项免疫任务真正落实到饲养场户。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省、市文件要求,严格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加强组织领导、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工作进度等方面下功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桐城市副市长潘桂亚最后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坚决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不利影响,切实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圆满完成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任务目标,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桐城市农委主任邱俊斌对全市秋防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他指出,今年春防工作保障有力,措施得当,成效明显。大关镇为了保证质量,还建立了农户签字,政府埋单,以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对责任人实行奖惩的机制。所有镇、街道都从本级财政中挤出资金用于春防工作,大多数镇、街道的防疫员费用也由同级财政承担,多的地方拿出了2万元。全市春防禽流感完成应免任务的100%,免疫310万羽,口蹄疫98%,免疫22.5万头,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
邱俊斌主任要求今年的秋防工作要做到措施更具体,目标更明确,标准更严格,坚决防止疫情发生。一是大力推进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关键是抓好免疫工作。今年秋防,要切实组织好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免疫工作,确保在11月中旬前完成秋季集中免疫工作,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力争达到100%。要组织好疫苗定购和供应,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免疫需要。各地要按照免疫方案,科学规范地开展免疫工作。定期开展抗体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估,对抗体合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畜群、禽群,要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对养殖户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必须有详细记录。二是大力推进检疫监管,确保流通环节不传播疫情。秋季是牲畜调运和上市的高峰时期,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严把检疫关,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效控制动物疫情的发生和蔓延。要强化产地检疫。切实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对上市交易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严格检疫;对畜禽屠宰场,要派人到点入场回收免疫标识,同步实施检疫,没有免疫标识的牲畜一律不准调运或上市销售,出栏畜禽和屠宰畜禽检疫率必须达到100%,做到患病动物及其产品不出村、不出户、不出场。特别要严格搞好调进种畜、奶牛、仔猪及其它畜产品的入境检疫,严禁到疫区引进动物及其产品,杜绝疫源引入。三是大力推进疫情监测和报告,确保及时掌握疫情态势。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诊断,按法律规定划定疫点、疫区,果断封锁疫区,严禁一切染疫动物及污染物移出封锁区。对高致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类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实行强制扑杀制度,坚决依法扑杀染疫及同群畜禽。同时,要建立健全疫情档案,做好疫情登记管理。四是强化监督管理,维护动物防疫工作秩序。要加强加工、贮藏、市场等环节的监管,在重点时期,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进行集中检查,对重点违法活动进行集中打击,将动物防疫贯穿于饲养、运输、屠宰、加工、销售、贮存全过程。同时,对虚开、倒卖检疫证明,倒卖疫苗和其它防疫物资,只收费不检疫,无免疫标识乱放行等违规违法行为的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一定要从严查处,决不手软,切实堵塞检疫和监管工作中的漏洞。五是强化规范管理,全面提高防疫工作水平。加强防疫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动物集中防疫水平的重要保障。一要规范疫苗的定购、贮藏和管理。畜牧服务中心要严格执行疫苗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疫苗的定购、发放、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出入库手续,实行责任追究制。二要规范动物免疫操作。动物防疫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要求和程序进行消毒、注射,并做好记录,杜绝违规操作。三要规范免疫标识制度。对免疫畜禽要发放免疫证、佩戴免疫耳标、建立免疫档案,实行“免疫证、耳标、档案”三对照,以此促进免疫率的提高。四要规范场地消毒工作。在做好免疫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消毒工作,全面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户)、屠宰场、动物交易市场、肉品市场、运载工具等关键场所和环节的消毒,特别要加大对养殖场(户)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力度,真正从源头加强控制。
邱俊斌主任最后指出,动物防疫既是一项长期的艰辛的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经济和政治任务,我们务必硬化措施,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真正落实到位。一是完善、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规定,建立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二是立健全重大疫病快速反应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应急预案,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预报、指挥调度、疫情测报、诊断化验体系和快速反应队伍,作好物资、资金和技术储备。三是试行村级防疫员运作体系,探索适合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的新路子。全市配备了182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市政府决定从今年秋防起启动村级动物防疫员机制,村级防疫员要利用环境熟、人事熟,逐村逐户上门进行防疫注射,白天对猪、牛、羊进行免疫注射,起早摸晚对家禽进行免疫注射,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突击防疫结束后每月要安排一周时间开展补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