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随着广州番禺区区长骆蔚峰宣读完该区今年第一号“动物疫区解封令”,番禺区新造镇思贤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正式解除封锁。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解除封锁后半年内,禽流感发生地半径三公里范围内将禁止饲养任何禽类,让养殖户有点失落。不过,当地政府表示,将支持养殖户改养塘鱼。
9月5日,广州番禺新造镇思贤村一养殖户饲养的活鸭出现不明原因死亡;9月14日晚,广东省动物防疫监督总所对采集的病死鸭病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禽流感疫情;9月17日,农业部确诊其为H5N1亚型禽流感;思贤村随即进入封锁状态。
广州市农业局副局长周彩信透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农业部《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规定,禽流感疫区解封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疫区封锁必须21天以上;二是疫点疫区未出现新的传染源;三是全面完成疫区家禽以及禽舍、禽粪等的终末消毒;四是完成受威胁区域的全面免疫工作。经过21天的监控,思贤村未发现新的传染源,经广州市动物防疫监督所专家验收组验收合格,达到解除疫区封锁的标准。
据番禺区区长骆蔚峰介绍,此次解封的4个村为番禺区新造镇思贤村和化龙镇的莘汀村、柏堂村、沙亭村。同时,疫点半径13公里以内的新造、化龙、南村和小谷围等镇(街)的68个家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与临时摆卖点恢复交易。
周彩信表示,番禺疫情发生后,在中秋、国庆期间广州市家禽供应正常,价格平稳,市民对家禽的消费心理稳定,养殖户养殖家禽的积极性也未受影响。此次疫情使广州市动物防疫体系经受了考验,证明广州市完全有基础、有能力控制和处置任何重大动物疫情。目前,广州相关部门专门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广州辖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禽流感等动物疫情,可拨打86052068报告。
同时,农业部和广州农业局等单位要求,当地兽医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强化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禽流感防治科普知识宣传,增强广大养殖户自我防护意识,坚持实行“常年免疫、全年防控”的工作制度,扎实做好全面免疫和消毒,全方位开展疫情监测和免疫效果检测,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再次发生。
解封当天,望着设置在村口的消毒器械被搬离,新造镇思贤村众多养殖户异常兴奋。养殖户屈治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养鸭已10年了,每年养7000多只鸭子,在发生禽流感前,从未发生过像这次这样大规模的死鸭事件。疫情发生后,他的鸭子全部被政府带走处理,每只获得10元补偿。
他说,尽管解封了,但仍没接到有关部门何时可以饲养鸭子的通知,“如果获准,至少要恢复以前的饲养规模。”对此,新造镇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解除封锁后的6个月内,禽流感发生地半径三公里范围内将禁止饲养任何禽类。这一决定,让思贤村许多养殖户顿时产生失落感。
不过,目前番禺区农业部门正在与当地政府沟通协商,将动员思贤村半径三公里范围的鸭子养殖户,暂时放弃养鸭,由政府出资对养鸭的池塘进行深水改造,把池塘改造成优质高产鱼塘,并将对养殖户进行有关的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