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重要流行性禽病
1.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强毒型);
2. 经济破坏性禽流感H9N2(温和型);
3. 网状内皮细胞病毒肿瘤(REV);
4. 肾型传支;
5. 慢性新城疫;
6. 混合型慢呼;
7. Melamine texication(谷胺素中毒症)。
二、预防H5N1的疫苗
1. H5N1 Re-1+H5N1 Re-4;
2. H5抗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
3. 新城疫流感载体活疫苗。
三、当前H5N1疫苗计划:
1. 灭活苗5~15日龄,第一次0.3毫升,50~60日龄第二次,0.5毫升,开产前(16~18周)0.5毫升第三次,产蛋中期(40~50周)第四次,0.5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
2. 产蛋鸡场每四个月接种一次灭活苗0.5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
3. 注意事项:
(1) 发生流感或新城疫,首先确诊避免用错疫苗,否则死亡率剧增。
(2) 病鸡群用抗菌药物(蒽诺杀星,环丙沙星或强力霉素)饮水5天。
(3) 加强鸡场消毒,消毒水喷雾。
四、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症状(附后)
五、H9N2的防治
H9N2灭活苗50~60天第一次,0.5毫升,16~18周第二次,0.5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
六、网状内皮细胞病毒肿瘤症(REV)
1. 致病原因
国产鸡痘苗未用SPF种蛋而受到REV病毒污染;农场接种后使鸡致病。
2. 病型
早发型:接种疫苗后两周起,鸡发病100%,消瘦不长,胸腺发育。
迟发型:肿瘤停止,鸡群抗病率低,死亡率达60%~80%。16~18周发生,肝脏、脾脏、法式囊及腺胃肿瘤,死亡率5%~30%。
皮肤型血瘤:皮肤末梢发生血瘤,出血不止,贫血死亡,发生率不一。
3. 防治
采用SPF种蛋制成之鸡痘苗,如进口之梅里亚鸡痘苗或英特威鸡痘脑脊炎苗。
发病群采取严格淘汰措施,不必使用药品。
七、肾型传支
发病期通常在14~25日龄,特征是呼吸症状,腹泻,肾脏肿大及尿酸盐沉积,并会破坏输卵管发育,造成日后鸡群不产蛋(假母鸡)。
免疫:
活苗:3~5 日龄用H120+28/86,10~14日龄用IB4/91,6周龄H52,14周龄IB4/91。
灭活苗:16~18周及40~45周龄二次,因此结合H120、H52 及.IB4/91为目前有效防治方法,目前国内分离大都为麻省型,因此,IB4/91效果良好。
八、慢性新城疫
1. 发生原因
疫苗质量差,防疫计划设定不当,气候变化因素引起。
2. 主要症状
产蛋下跌,绿便,呼吸症状及歪颈,死亡率低。
3. 防治
I 系或IV系活苗肌肉注射。
IV系活苗点眼及新城疫灭活苗肌肉注射。
九、混合型慢呼
1. 病因:支原体+肾型传支+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症。
2. 症状:鸡只有慢呼症状,并有顽固性大肠杆菌症。
3. 处理:支原体:8~12日龄先林葆雅F株活苗,未用疫苗免疫-鸡群,可用泰妙灵1克/4千克水,引用5天。
肾型传支:如上面第七部分。
大肠杆菌:氟苯尼考或强力霉素1克/4千克水,连用7天。
十、三聚氰胺(谷胺素)中毒症
1. 病因:每吨黄豆粕或浓缩蛋白料中加入三聚氰胺2~5千克以提高蛋白质含量1%~3%(掺假)
2. 后果:食用后肉猪大量死亡,蛋胚胎死亡,20%~50%犬死亡。
3. 病理变化:肾脏结晶及肝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