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抢抓机遇 推动安徽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26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6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主任毕美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畜牧业先后实施了“进位工程”和“富民计划”,畜牧产业进入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2006年,全省肉蛋奶总产530.2万吨,比“九五”末增长25.3%。畜牧业总产值54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0.3%,增长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25%。畜禽生产形成淮北黄牛、城郊奶牛、江淮优质瘦肉猪、沿江水禽和宣城肉禽、皖西南山区无公害生态养殖等五个优势区域;养殖方式加快转变,养殖小区、规模场等规模饲养比重达35%,畜禽良种普及率达86%;建立省、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控体系,畜禽免疫密度大幅提高;拥有10家国家级企业、76家省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近千个,特别是引进了蒙牛、伊利、雨润、三鹿、温氏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我省畜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为尽快实现省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一半以上的既定目标,今后我省畜牧业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动物防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良种畜禽养殖比重、规模化养殖比重和屠宰加工比重,促进畜产品总量和养殖效益的同步增长。

  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肉蛋奶总产620万吨,年递增3.7%;农民牧业人均收入年递增1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8%以上。

  主攻重点,一是实施“生猪462计划”,到2010年,年出栏商品猪4000万头,规模养殖比重占60%,年规模加工2000万头;二是推进奶牛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全省奶牛增加到20万头,力争25万头,奶产量达80万吨,力争100万吨;三是实施“肉牛振兴计划”,加快淮北黄牛发展步伐。同时,大力发展家禽生产,巩固水禽、蜂业和羽绒等产业在全国的传统优势地位。

  长丰:加快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

  2005年以来,长丰县大力实施“畜牧业富民行动”。2006年全县肉蛋奶总产量达11.1万吨,同比增长31.4%;总产值1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39.6%;人均肉蛋奶占有量达142.0公斤;农民人均牧业收入286元,同比增长35.5%。

  为保障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5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决定》等;2006年先后出台《万头奶牛开局工程奖补办法》和《支持雪山草鸡养殖专项贷款实施方案》。

  由于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长丰县养殖产业化步伐加快。2005年长风畜禽开发有限公司被批准为省级龙头企业。合肥立华畜禽公司被批准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6年又被批准为省级龙头企业,其主产的“雪山草鸡”走俏市场。合肥伊利乳业被批准为省级龙头企业。截至2006年,长丰县获省市名牌畜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11个。全县建成各种养殖业协会21个;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1个。

  定远:突出特色求发展

  近年来,定远县走特色畜牧业发展之路,全面实施畜牧业富民工程,荣获2005年—2006年全省畜牧富民工程先进县称号和滁州市畜牧富民三强县称号。2006年全县生猪饲养量150.8万头;家禽饲养量1262万只;大家畜饲养量7.25万头;羊饲养量48.2万只。全县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416元。

  一是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因地制宜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优质畜产品生产。

  二是依靠科技,提高水平。首先是狠抓良种推广,散养户重点推广“土三元“,规模场重点推广“洋三元”;其次是狠抓规模养殖。全县规模养猪、规模养牛(羊)、规模养禽比重分别达49%、40%和45%,分别较2004年提高8.5个、13个和9.6个百分点;第三是狠抓科技示范,全县组织100多名科技人员与400多户重点户结对帮扶,全面推广各类实用技术,科技贡献率由2004年的41%提高到48%。

  三是全力以赴,防控疫病。全县每年投入100多万元专项用于动物防疫;健全制度,全面防控;建立县、乡、村三级行政责任体系和业务部门的技术责任体系,动物防疫工作多次荣获农业部和省、市表彰。

  四是加快畜牧生产方式转变,以建设养殖小区、养殖合作社、养殖协会为手段和载体,推广标准化技术、发展无公害畜产品。

  肥西:打造特色养殖群

  近年来,肥西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全县养殖业发展已形成“家禽养殖”和“生猪生产”两大特色产业群。2006年,出栏家畜45万头,家禽6236万只,为全省第一养禽大县;肉蛋奶总产量18.8万吨,同比增长10.5%,全县畜牧业总产值6.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同比增长11.8%;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706元,其中来自养殖业收入占1/3,同比增长23%。

  肥西县的主要做法是:

  1、抓小区,发展规模养殖。至去年底,共争取市级奖补资金1400多万元,县里配套200多万元,带动社会投入资金1.2亿元,建成市县级标准化养殖小区380多个,规模养殖大户4000多户。

  2、抓龙头,增强带动作用。县里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现在县内有规模养殖企业50多家,有省、市级养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个。

  3、抓服务,培育合作组织。依托龙头企业和大户,积极培育各类养殖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养殖协会。全县组建养殖合作社、协会30多个,会员5000多户。

  4、抓防疫,构建四级网络。全县共聘用220名村级防疫员。建立了“县有局、区域有所、乡镇有办、村有员”的四级防疫网络,此举使该县至今未发生一次重大动物疫情。

  凤台:畜牧业健康发展

  “九五”以来,凤台县大力发展畜禽健康养殖,先后被评为全省畜牧业生产先进县、全省动物防疫先进县、全省畜牧富民先进县等。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25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8%;牧业产值(现价)7.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凤台县畜牧业发展主要特点:

  一、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2006年,全县各类畜禽规模养殖户2460户;桂集、刘集、城北三乡镇形成了年出栏樱桃谷肉鸭和雪山草鸡达500万只以上的肉禽生产基地;全县拥有市县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25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

  二、无公害生产稳步发展,品牌经济初见成效。全县已有2个畜产品基地获无公害产地认定,4个畜禽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三、畜产品加工流通能力增强,外销比重逐年增加。全县拥有生猪定点屠宰场(点)26个,牛羊肉加工基地3个,肉禽加工厂5个,肉产品冷库容量达3000吨以上,年屠宰生猪能力20万头、牛6万头、禽100万只,年加工1000万只的大型肉鸭加工厂正在筹建中;以畜禽运销为主的专业协会26个,畜牧经纪人200人,年外销畜禽占生产总量的46%。

  固镇:推进畜牧产业化

  多年来,固镇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县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和增长点,紧紧围绕“畜牧业富民计划”的实施,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加快养殖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通过行政推动、市场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服务等措施,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006年,全县生猪饲养量88.76万头、肉牛饲养量18.33万头、山羊饲养量69.89万只、家禽饲养量2096万只,实现肉蛋奶产量11.19万吨,人均肉蛋奶占有量186.5公斤,畜牧业产值13.19亿元(现价),占农业总产值比重38.8%,示范建立各类畜禽养殖小区70个,培育规模养殖户6000余户,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45%以上。我县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秸秆养牛和养羊示范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示范县、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安徽省动物防疫体制改革试点县。

  霍邱: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

  霍邱县是皖西白鹅的原产地、主产区,生猪饲养量、出栏量进入全国前50名,且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2005年以来利用各项项目资金重点对畜禽良种、规模养殖小区(场)、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重大疫病防控等给予扶持,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得到切实转变。

  一是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态势:2005年、2006年,肉蛋奶类总产分别为22.2万吨,23.9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分别21.4亿元,48.4%;23亿元,46.6%。二是规模饲养快速发展:全县已形成中西南部的养猪,沿东西两湖、淮河岸边的草食畜禽和沿罗花路、邵岗、乌龙为重点的肉蛋禽生产基地。全县规模畜禽饲养小区(场)发展到近5000户,规模饲养比重34%。三是畜禽良种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各类良繁场为主体的畜禽良繁体系。生猪良种普及率达到85%以上,家禽良种普及率达80%以上。四是畜牧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已有各类畜牧业产业经营组织50多个,直接带动5000余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已注册畜禽产品商标7个。五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两年来,全县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生猪死亡率、家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10%以下。六是畜牧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畜牧业科技进万家活动,全县共有71名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进驻到192个畜禽饲养场户进行帮扶。

  利辛:扶持龙头企业

  县委、县政府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扶持龙头企业,鼓励规模养殖,促进畜牧产业化,加快畜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006年,全县黄牛饲养量29.1万头,生猪125万头,山羊113.5万只,家禽695万只;肉蛋奶总产量15.6万吨,牧业产值1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8%,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356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8%。

  县财政从2006年起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畜牧产业化奖补资金,扶持规模养殖、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各类规模养殖场发展到936个,专业养殖小区11个,规模养殖大户3700多户,规模养殖比重38.2%;省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市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畜产品加工企业22家,产值1.2亿元。

  利辛县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动物防疫网络健全,拥有先进的动物疫病化验室,动物疫情早期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畜禽标准化养殖推广普及,国家级优质无公害黄淮白山羊标准化生产基地业已形成,专业养殖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利辛畜牧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临泉:畜牧业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临泉县走出了一条特色优势明显的“上规模、大群体”的畜牧业发展路子,促进了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临泉县已成为全国畜产品生产百强县和安徽省畜牧富民先进县。

  全县畜牧业发展状况呈现“五大亮点”。一是饲养总量多。2006年,饲养黄牛40.9万头,山羊108.5万只,生猪145.3万只,肉蛋总产14.86万吨,畜牧业产值16.9亿元。二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2006年底,全县规模养猪场达2310个,规模养禽场555个,规模养牛场342个,规模养羊场226个,养殖小区20个,规模饲养比重达到38%以上。三是良种得到广泛应用。全县共建有畜禽品种改良点105个,全年改良黄牛11.5万头,输配母猪8.0万头,生产三元杂交猪48.5万头,优质杂交肉牛、三元杂交猪等优良品种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四是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麦秸氨化、玉米秸青贮、种草养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秸秆利用率迅速提高,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五是畜产品质量快速提高。全县建有标准化饲养示范点160个,肉牛、山羊及羊肉制品、肉鹅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以加工无公害山羊产品为主的瓦店山羊集团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

  宁国:以工业理念发展畜牧业

  宁国市大力实施畜牧业富民工程,抓调整、扶龙头、强科技、活流通、重防疫、造氛围,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培植主导产业,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畜牧业对农民增收贡献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生猪饲养量32.1万头,家禽饲养量3037.3万羽,畜牧业总产值5.8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牧渔比重达51.3%;人均牧业纯收入264.6元,同比增长20.5%;肉蛋总产6.7万吨,同比增长10.9%。

  两年期间,宁国市的三黄鸡、樱桃谷鸭等畜牧支柱产业迅速兴起,养殖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养殖户发展到2500多户,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到30多个。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连农户发展生产的新格局,培育出“五星鸡”、“太洋鸭”等一批名牌产品,太阳禽业公司、五星养殖集团、众鑫公司分别发展成为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科技的宣传、培训和新品种的推广,干群科技意识普遍增强,畜牧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畜产品品质达到了国内同类领先水平。全市还通过加强零售网点、批发市场以及市场流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培育壮大20多个实力强、信息灵、渠道畅、网络广的中介流通组织和经济实体,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民购销队伍四路大军搞流通的格局。

  望江:畜牧业结构更加优化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

  一是生产布局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全县形成了沿江沿湖的水禽生产基地,后山丘陵地区的生猪生产基地以及江滩湖滩牛、羊等草食畜禽产业带,水禽以樱桃谷肉鸭和绍兴麻鸭为主,生猪以三元杂交猪为主,水禽、猪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6%。

  二是畜牧业生产总量和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逐年递增。2006年,全县出栏生猪28.4万头、家禽501万只。肉类总产2.9万吨,蛋类总产0.9万吨,比2004年分别增长25.8%和12.5%。畜牧业产值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1%。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308元。

  三是一大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涌现了金亚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山禽业、科星生态种猪有限公司、鸦滩现代良种猪养殖公司等龙头企业。

  四是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2004年以来,先后成立了望江县畜牧经纪人协会、养蜂协会。一大批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肉鸭、蛋鸭生产。通过良种猪繁育、商品猪示范养殖带动农户科学养猪,建成了良种肉鸭、蛋鸭、生猪繁育、生产、服务销售体系。稻鸭共生生态产业协会通过采取“统一优质稻、鸭品种,统一水稻栽插期,统一提供鸭苗,统一建棚,统一围网,统一育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疫,统一回收加工产品,统一品牌包装”,“十统一”措施建成了万亩稻鸭共生示范基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