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中系”种猪面世有多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14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11
核心提示:2013年中国进口种猪再创新高,数量达1.73万头左右。其中进口数量超过1000头的有5家以上的种猪企业,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量,排除中间的人力和物力,光是资金就为国外育种事业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国内种猪大部分源自美国、加拿大、丹麦、法国、英国,其中美国最多。我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超过13亿的人口,年出栏生猪10000头以上的猪场就两千多个,这些让我国当之无愧的成为养猪大国,但遗憾的只是养猪大国、肉制品消费大国,却不是养猪强国。美国有“美系”,加拿大有“加系”,丹麦有“丹系”,法

2013年中国进口种猪再创新高,数量达1.73万头左右。其中进口数量超过1000头的有5家以上的种猪企业,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量,排除中间的人力和物力,光是资金就为国外育种事业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国内种猪大部分源自美国、加拿大、丹麦、法国、英国,其中美国最多。

我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超过13亿的人口,年出栏生猪10000头以上的猪场就两千多个,这些让我国当之无愧的成为养猪大国,但遗憾的只是养猪大国、肉制品消费大国,却不是养猪强国。美国有“美系”,加拿大有“加系”,丹麦有“丹系”,法国有“法系”,就连我们的宝岛台湾都有“台系”,这些雅号都是我国养猪人赠与的,只是“中系”种猪在哪里?

现在国内的种猪企业似乎有条不成文的规则:判定一家种猪企业种猪的优良与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没有去国外引种。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但凡有一点实力的企业都去引种。引种—培育—同化—再引种—再培育—再同化……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另一方面,我国地方品种也受到巨大的冲击,不断的被国外基因同化,地方品种逐渐在消失,甚至出现国内的地方品种国内消失国外有的现象。

事实上国家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所以出台了不少政策来扶植生猪育种和保护地方品种,100家核心育种场现今已经筛选出了74家,国内育种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联合育种,把国内的育种企业都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培育出适合我国需要的“中系”种猪,同时保护好珍贵的地方品种。

生猪改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绝对不是仅仅靠国家、靠几个企业、几个实验室就能解决的。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多样,只有整合大家的资源才能培育出适合大家需要的种猪。反观现在国内的育种现状,有多少家核心育种场做到了育种资源共享,基本处于单干状态,都在挽起袖子攒足精力准备拨头筹,等着突破瓶颈一家独大,最终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在引种上,真正适合国内需要的种猪仍然只存在于政策中。育种是项接力赛,而不是个人长跑。

“中系”种猪面世有多难?其实“中系”种猪的培育,有责任感的种猪企业已经在行动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