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2005年中国中小规模农户养猪生产调查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15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757
核心提示: 1 农户养猪调查的背景及意义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粮食和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日益紧缺、绿色环保压力不断升级的今天,农户养猪

    1 农户养猪调查的背景及意义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粮食和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日益紧缺、绿色环保压力不断升级的今天,农户养猪由于可以充分利用农副产品、青绿野草、不宜出售的蔬菜和水果边脚料等大量无法被规模化猪场利用的农业资源养猪,产生的粪污经简单处理即可返回农田,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农户养猪生产灵活、投资小、风险小等诸多优势在我国养猪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据农业部畜牧业司统计,我国2005年出栏的6.61亿头商品猪中,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下生猪的小规模饲养比重占62.8%,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占80%以上。中小规模养猪对调整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国家统计表明,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净增部分约有40%来自畜牧业收入。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农户养猪的研究和科技推广工作难度大、经济回报差等种种原因,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研究项目、支持资金和技术力量多集中于集约化、规模化猪场。这导致我国在农户养猪这一很大领域的调查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基本的、系统的统计数据都很少,即使有也是较早的数据,就连作为全国畜牧业统计最为全面和权威的《中国畜牧业年鉴》中,有关农户养殖(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具体数据都难觅其踪。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借助作为农业部2005年开始实施的农业(生猪)科技入户工程承担单位的优势,借助该工程实施构建的“部首席专家—省市首席专家—试点县专家—包户技术指导员—示范户”技术网络体系,以各个实施县市的示范户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

    2 农户养猪调研概况

    2.1 目的

    此次调查旨在通过收集、统计和分析来自养猪基层第一手的生产资料素材,全面了解我国农户养殖的现状,弥补我国在这方面调研工作不足和缺陷,为业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2.2 范围和对象

    调查范围:2006年实施生猪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11个省市的12个县(市)。包括山东省肥城市、江苏省姜堰市、上海市南汇区、四川省仪陇县、安徽省寿县、江西省宜丰县、河北省藁城市、辽宁省灯塔市、广西省武鸣县、湖南省湘潭市、重庆市丰都县(重丰)和云阳县(重云)。以下表中均用省名作为简称。

    调查对象:以上12个县(市)的部分示范户。需要说明的是,除上海市南汇区的示范户均为规模化场外,其他 11 个调研县市的示范户均为中小规模的养猪户(年出栏猪20~3000头),没有包括散养户。收集上海资料的目的就是将其作为规模化场的代表,设为对照组来和农户养猪进行比较,以更好的说明一些问题。

    2.3 调查内容

    将养猪户分成母猪专业户、育肥专业户、自繁自养户和混合饲养户四种类型,全面调查我国农户养猪2005年的各种基本数据,包括养猪户的文化水平、品种结构、饲料消耗与费用、非饲料费用、疫苗接种情况及养猪户收益等内容。

    2.4 调查方式

    通过发放调查表格给上述12个县(市),由各县(市)根据其示范户数量的多少,按10%的比例随机选择示范户进行调查,共计调研1200户。

    2.5 组织实施

    本次调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研究室协同12个科技入户示范市县的县专家组共同完成。各县(市)专家组主要组织本县市的调研工作,包括组织技术指导员深入示范户发放调查表、指导填写、数据收集、初步审核和上报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研究室主要负责调查表格的设计、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撰写调研报告。

    2.6 数据处理方法

    首先,调查表的填写是在具有一定养猪知识的、包户技术指导员的指导监督下完成的。其次,当调查表格全部上报到本研究室后,由科技入户部级专家组根据其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简单计算,对调查表填写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剔除不合标准的表格。最后,将所有合格表格的数据全部输入电脑,用Excel进行最后的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养殖户的文化水平调查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效果与其采用者的文化水平存在密切的联系。从养殖业角度来说,养猪户文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养猪水平。从对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11个县(市)的1079个养猪户(未计对照组上海)的调查数据来看(见表1),①抽样群体中,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的人数分别为0名、109名、741和229名,所占比例分别为0、10.1%、68.7%和21.2% ,初中文化程度的养猪户占主要地位,高中水平的次之; 分不同养猪类型来看,同总体样本统计反映的大趋势基本一致,但各个养猪类型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自繁自养养猪户中初中文化的占63.5%,明显低于其它3种类型,而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养猪户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高于9年,以自繁自养户最高,育肥专业户最低。这说明,自繁自养是农户养猪类型中要求科技含量最高的,而育肥专业户要求科技含量最低。③对照组上海抽样的30个规模化猪场均为自繁自养场,其初中文化以上(不含初中)的比例占53.4%,比农户养猪自繁自养类型的要高26.2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7年,差距还是很大的。

表1 养殖户文化水平统计表

养殖类型

有效

数据

文化程度(%)

平均受教育年

文盲

小学

初中

中专

高中

大专

母猪专业户

152

0

8.6

74.3

3.9

12.5

0.7

9.3

育肥专业户

308

0

13.0

73.1

2.9

9.4

1.6

9.1

自繁自养户
(上海)

446
(30)

0
(0)

9.4
(6.7)

63.5
(40.0)

3.6
(26.7)

21.5
(16.7)

2.0
(10.0)

9.6
(10.7)

混合饲养户

173

0

8.1

69.4

4.6

16.2

1.7

9.5

总计

1079

0

10.1

68.7

3.6

15.9

1.7

9.4

    3.2 农户养猪类型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养殖业的不断扶持和农户经济意识的不断提高,农户养猪已经由传统的家庭式养猪向专业户养猪转变,养猪类型也不断丰富,出现了专门生产和销售断奶仔猪的母猪专业户、育肥专业户、自繁自养户和混合饲养户,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专门的种猪场基本没有。总体而言,这四种养猪类型各有优势各有缺点,农户选择哪种养猪类型主要 是由该地区的农业优势和其自身的心理素质、市场意识、抗风险能力、专业技能、从事此项工作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可用资金数量和劳动力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因此,哪种类型在某个地区占优势,并不能笼统的就说该类型好,只能说明此种类型更适合于该地区。具体的来说,由于自繁自养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和受外来疫病的风险相对较小,养猪收益相对较稳定, 如果养猪户专业技能、管理水平较高和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其应该是较理想的一种养猪类型,表1对学历的统计说明也很好的支持了这一观点。

表2 农户养殖类型统计表

示范县市

统计户数

养猪类型(%)

母猪专业户

育肥专业户

自繁自养户

混合饲养户

河北藁城

100

17.0

4.0

70.0

9.0

广西武鸣

108

23.1

16.7

50.0

10.2

安徽寿县

108

29.6

13.0

48.1

9.3

江西宜丰

95

8.4

45.3

46.3

0.0

山东肥城

88

13.6

18.2

44.3

23.9

重庆丰都

106

10.4

25.5

37.7

26.4

重庆云阳

94

23.4

10.6

37.2

28.8

辽宁灯塔

98

2.0

54.1

32.7

11.2

湖南湘潭

53

0

35.8

30.2

34.0

江苏姜堰

120

10.8

40.8

28.4

20.0

四川仪陇

109

10.1

49.5

27.5

12.9

上海南汇

30

0.0

0.0

100

0.0

总计(不包括上海)

1079

13.5

28.5

41.1

16.8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表2)表明:①从总体趋势来看,各个省市都以自繁自养户和育肥专业户居多,而母猪专业户和混合饲养户的比重都较少,基本上不超过30%。②具体到不同地区来看,自繁自养类型在河北藁城、广西武鸣县、安徽寿县、山东肥城等7个地区占有优势比例,其中藁城和武鸣分别达到70%和50%;而育肥专业户类型的优势比例仅占了剩下的4席,这也说明前者更受农户喜欢,这也符合了当前的养猪业发展趋势。

    3.3 农户养猪的品种结构调查

    据美国农业部(USDA)对美国50年来畜牧生产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作用的总结,品种改良的作用居各项技术之首,即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品种。因此,本次调查也对农户的饲养猪种进行了统计,调查样本1049户,共计能繁母猪9653头,对照组10521头,结果详见表3。

表3 农户养猪的可繁殖猪品种结构(%)

示范县市

有效数据

总计(头)

国外纯种

地方纯种

洋二元

洋土二杂

洋土三杂

其它

母猪

公猪

母猪

公猪

母猪

公猪

母猪

公猪

母猪

公猪

母猪

母猪

重丰

87

1049

21

1.2

61.9

22.6

19.0

45.0

4.8

13.8

14.3

16.1

1.2

河北

98

925

47

17.1

74.5

0.5

2.1

54.7

18.8

18.8

4.2

8.9

0.0

江西

95

1808

75

3.2

86.6

0.0

2.4

93.2

2.4

0.1

0.0

0.0

0.0

湖南

53

471

5

14.2

80.0

7.3

0.0

71.9

20.0

4.5

0.0

3.2

0.0

安徽

107

785

26

9.7

80.8

5.6

15.4

15.5

0.0

67.4

3.8

0.5

0.4

广西

99

558

5

1.8

80.0

13.3

0.0

8.4

20.0

55.6

0.0

18.6

2.3

重云

93

1468

37

30.8

83.8

13.6

8.1

47.6

8.1

4.6

0.0

3.1

0.4

山东

85

981

62

8.2

96.4

4.7

3.6

43.1

10.7

41.0

0.0

4.9

0.0

江苏

116

317

2

0.0

0.0

11.1

0.0

15.4

100

64.3

0.0

5.2

7.9

辽宁

98

917

38

21.8

92.1

3.2

7.9

50.4

0.0

3.7

0.0

0.5

19.3

四川

106

284

43

0.0

16.3

24.0

7.0

19.9

76.7

44.9

0.0

9.4

0.7

总计

1037

9563

361

11.7

76.2

8.1

6.1

51.3

16.1

21.0

1.7

5.4

2.6

上海

28

10521

411

19.0

93.7

8.8

2.9

39.2

3.4

30.1

0.0

2.9

0.0

    表3可以看出,①在公猪利用方面,除江苏姜堰市和四川仪陇县外,其它省市都以国外纯种为主,其中重庆丰都县61.9%、河北藁城74.5%,其它都在80%以上,超过了总平均(76.4%),山东肥城市更是达到96.4%,超过了对照组规模化场的93.7%,其它品种公猪的利用就很少。四川仪陇县主要利用的是洋二元公猪,占76.7%,其次是国外纯种(16.3%)。而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姜堰市利用的全是洋二元公猪,这可能与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推广有关。②在能繁母猪的利用上,总体平均来说是洋二元最多,其次是洋土二杂和国外纯种,分别占51.3%、21%和11.7%。③从不同市县来说,重庆丰都、河北藁城、江西宜丰等7个地区的能繁母猪以洋二元为主,其中除江西宜丰达到93.2%外,其余6县的范围在43.1%~54.7%;剩余的安徽寿县、广西武鸣、江苏姜堰和四川仪陇的能繁母猪主要以洋土二杂占主要地位,比例范围在44.9%~67.4%。④对照组能繁母猪的利用品种依次为洋二元(39.2%)、洋土二杂(30.1%)、国外纯种(19%)、地方猪种(8.8%)和洋土三杂(2.9%)。

    3.4 农户养猪的生产水平调查

    不同省(市)不同养殖类型调研农户的各项基本指标分别见表4、表5、表6和表7。

    从表4~7的统计结果来看,各个省市的多数指标都在可信的范围之内,但也有部分指标显示异常,我们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如下:

    ① 在母猪专业户类型(表4)中,平均每头能繁母猪年出栏断奶仔猪达20.4头,仔猪出栏前死亡率4.6%,每出栏1头20千克仔猪饲料消耗为64千克,每头母猪年精料消耗878千克 。其中重庆丰都、安徽寿县、江苏姜堰、四川仪陇的母猪年提供仔猪数都在20头以上,窝产仔均数也较高,这主要与当地推行的猪种有关。如江苏姜堰市主要利用高繁品种姜曲海猪和枫泾猪为母本,64.3%的能繁母猪为洋土二杂。仔猪死亡率在调查的中小规模养猪户非常低,远远低于规模化养猪场( 1 0~ 15% ),原因可能是养猪户照顾仔猪精心,死亡率低,也可能是初生仔猪死亡没有统计。中小规模养猪户出栏一头20千克仔猪消耗的精料量为64千克,这一水平比规模化猪场每出栏1头仔猪饲料消耗(75~80千克)少11~16千克。 每头母猪年消耗精料平均878千克,远远低于规模化猪场的1100千克,特别是安徽寿县、重庆云阳、广西武鸣和四川仪陇每头母猪年消耗精料仅仅370~992千克,不足部分靠采集青饲料补充。这说明中小养猪户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节约精饲料,降低母猪饲养成本,体现了中小规模养猪户的优势。

    ② 在育肥猪专业户中(表5),育肥期饲料转化效率为2.8,育肥期死亡率4.2%。中小养猪户每千克增重消耗精料比规模化猪场(一般3.0)要好一些。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区农户使用了青绿饲料、泔水等非精料饲料,而这些又无法换算成相应的精料进行统计,所以我们计算的料肉比是所耗精料与出栏肥猪增重的比值。特别是重庆丰都、安徽寿县、重庆云阳和四川仪陇饲料转化效率在2.2~2.7之间,这些地方的育肥猪消耗饲料这么少,主要原因是利用一些青料和泔水等。这大幅降低了中小规模育肥猪养殖户的饲料成本,减少了养猪的粮食消耗。

    ③ 在自繁自养的养猪类型中,每头能繁母猪年出栏肥猪达18.5头,明显高于作为规模化猪场的上海,更高于全国平均的13头左右,说明中小规模养猪户生产成绩不低,虽然中小规模养猪户出栏日龄大一些,但每出栏1千克 肉猪消耗饲料3.0千克 ,明显少于规模化猪场的3.7千克 ,相当于每出栏一头肉猪节省精料70千克。这可能是由于中小规模养猪户利用了大量的青绿饲料、泔水等资源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中小规模养猪户管理精心,饲料浪费少造成。另外,中小规模养猪户猪的死亡率非常低,除了管理精心外,也可能部分死亡没有统计。

    应当指出,青饲料的统计很可能不完全、不准确,实际中小养猪户饲喂的青饲料及泔水等高于调查的数据。

    3.5 农户的养猪收益分析

    养殖是过程是手段,最终得到一个好的收益才是所有养殖户的最终心声。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通过对农户 2005 年在养猪不同阶段的总收入、饲料消耗费用、和非饲料费用(包括水电、药物、疫苗、燃料、修理、仔猪购买及其它)等进行详细统计的基础上,分不同地区不同养殖类型对农户养殖的收益进行了计算。主要计算方法就是总收入减去总消耗得到包括人工费用在内的纯收入,然后再根据出栏仔猪或出栏肥猪数得到包括人工费在内的头均收入,结果见表 8 。

 

    经济效益分析显示:大多数中小规模养殖户赚钱的;每出栏一头商品肉猪的平均利润71元,比规模化养猪的利润高一些;各地养猪户的利润率相差很大,个别地区出现亏损,同一地区不同养猪户的利润率也相差很大。

    以上分析也说明,2005年,全国养猪效益整体下降,养殖户中有亏有盈,但多数还是赚钱了,不过都处于微利区。中国畜牧业年鉴(2006)统计表明,05年全国全年平均猪粮比价为6.07:1,同比下降4.1% ,生猪养殖处于微利期,但收益逐季下滑,第四季度已降到盈亏平衡点以下,全年每头商品猪的估计利润约为50-80元。本调研结果和中国畜牧业年鉴数据基本一致。

    3.6 农户养猪费用结构表分析

    我们调查的费用包括饲料费用(添加剂、蛋白饲料、能量饲料、副产品和青饲料)和非饲料费用 水电、药物、疫苗、燃料、修理、人工等。但调查户人工费差别很大,我们没有计算,所以总费用中不包括人工费。而且由于水电、燃料和修理费统计也不是非常准确,因此,只将精饲料费用和药物、疫苗费用进行比较。从表9可以看出,中小规模养殖饲料费用占总成本都在80%以上(育肥专业户的总费用中包含了仔猪购买费用),高于上海规模场的78%,药物和疫苗费用也低。

 

    3.7 疫病防制现状   

    一直以来,由于基层畜牧部门领导对“疫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的认识不足,农户“重治病、轻防病”等传统养殖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农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严重匮乏等原因,我国农村生猪养殖的疫病防制就一直是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难点。从现阶段来看,通过多种方式加大 “ 防重于治 ” 正确理念的宣传力度来加深农户的防疫意识和给猪注射各种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改观这一现状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这次调研我们也通过表格问卷的形式,对农户的猪瘟、口蹄疫、猪丹毒等 16 种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010。

表10 疫苗使用情况统计表

省市

有效数据

接种率 (%)

猪瘟

口蹄疫

猪丹毒

猪肺疫

仔副

仔红

细毒

伪狂犬

仔痢

乙脑

萎鼻

气喘病

蓝耳病

链菌

传胃

胸炎

丰都

102

100

100

97.1

97.1

47.1

4.9

13.7

8.8

8.8

2.9

0

15.7

3.9

2.0

3.9

1.0

藁城

98

100

100

92.9

91.8

83.7

32.7

68.4

65.3

65.3

54.1

5.1

15.3

25.5

81.6

25.5

2.0

宜丰

92

100

97.8

39.1

39.1

2.2

1.1

55.4

56.5

26.1

47.8

0.0

3.3

48.9

95.7

0.0

0.0

湘潭

53

96.2

100

83.0

84.9

100

1.9

41.5

39.6

32.1

28.3

5.7

35.8

39.6

92.5

20.8

28.3

寿县

104

94.2

93.3

85.6

75.0

47.1

25.0

6.7

6.7

41.3

6.7

1.0

0.0

4.8

47.1

1.0

1.0

武鸣

108

95.4

95.4

32.4

36.1

0

0

2.8

0

1.9

0

0.9

3.7

0

0.9

0

0.9

云阳

88

98.9

98.9

97.7

97.7

68.2

18.2

12.5

15.9

29.5

2.3

5.7

10.2

15.9

11.4

11.4

1.1

肥城

88

100

98.9

92.0

69.3

54.5

28.4

58.0

46.6

34.1

39.8

5.7

8.0

20.5

27.3

14.8

1.1

姜堰

118

100

100

100

40.7

5.1

0.85

0

0

2.5

0

0

2.5

0

99.2

0

0

灯塔

92

100

98.9

100

100

92.4

3.3

41.3

40.2

32.6

2.2

1.1

1.1

39.1

55.4

3.3

0.0

仪陇

99

100

98.0

100

99.0

22.2

7.1

25.3

21.2

18.2

9.1

5.1

27.3

21.2

24.2

8.1

1.0

总计

1042

98.7

98.2

83.5

74.1

43.7

11.2

27.7

25.5

25.5

16.3

2.5

10.0

18.1

47.5

7.2

2.2

南汇

31

100

100

64.5

71.0

12.9

3.2

96.8

96.8

58.1

93.5

38.7

16.1

93.5

77.4

77.4

9.7

    注:仔副-仔猪副伤寒;仔红-仔猪红痢;细毒:细小病毒;仔痢:仔猪黄白痢;萎鼻:萎缩性鼻炎;链菌:链球菌病;传胃:传染性胃肠炎;胸炎:胸膜肺炎

    从表10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①在总体水平上,猪瘟、口蹄疫、猪丹毒、猪肺疫等传统疾病的平均接种率都在74%以上,其中猪瘟、口蹄疫的接种率基本实现00%,猪丹毒与猪肺疫的平均接种率甚至超过了对照组(上海)的规模化猪场;其它12种疫苗的平均接种率都在50%以下,而且除仔猪副伤寒和仔猪红痢外,剩余疫苗接种率都明显低于于对照组;近年来比较猖獗的与猪繁殖与呼吸道疾病相关的伪狂犬病、兰耳病、细小病毒、乙脑、传染性胸膜肺炎、喘气病等疾病的疫苗平均接种率都很低,范围在2.2%-27.7%,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②具体到各个地区来说,不同县市间的差别还是较大的。如广西武鸣县和江苏姜堰市除猪瘟、口蹄疫、猪丹毒、猪肺疫等外的疫苗接种率都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甚至伪狂犬病、兰耳病、、乙脑等疫苗的接种率竟为空白;而江西省宜丰县和湖南省湘潭市在链球菌病疫苗、辽宁灯塔市在仔猪副伤寒疫苗上的接种率均在90%以上,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这种地区间的不均衡并不排除地区间疾病防治重点不同的可能,但这种不平衡是导致部分平均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以上统计结果也体现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传统疾病的疫苗高接种率说明我国农户养殖“重治轻防”的传统观念已经得到一定的改观;另一方面,伪狂犬病、兰耳病、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等低疫苗接种率也提醒我们,农户养殖仍然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4 总结

    中国的中小规模养猪户依然是中国商品肉猪的主要供应者。经过我们的实际调查发现:与规模化养猪模式相比,中小规模养猪户在养猪类型上主要是自繁自养和育肥专业户,饲养的母猪主要是洋二元杂和土洋二元杂种,种公猪主要是国外品种,品种结构比较适合中小规模养猪户。每头能繁母猪年出栏仔猪20头以上,年出栏商品肉猪18.5头,生产性能高于规模化养猪水平,中小规模养猪户充分利用了农村的青饲料资源,节省了大量的精料。每头母猪年消耗精饲料不到800千克 ,比规模化养猪少消耗精料300千克以上。每出栏一头20千克仔猪比规模化养猪节省精料10千克以上。每育肥一头商品肉猪节省精料30千克以上。自繁自养中小养猪户实际出栏一头肉猪平均节省精料 20~100千克(节省饲料5%~27%),尤其是我国南方的几个省,节省精料最多。中小规模养猪是节粮型养猪形式,就养猪的经济效益而言,母猪养殖户每出栏一头仔猪平均利润23.5元,育肥户育肥一头肥猪利润59元,自繁自养出栏一头肉猪利润71元,这在2005 年比规模化养猪的利润率要高一些,主要是中小规模养猪户的非饲料开支远远低于规模化猪场(中小规模养猪户非饲料开支10%左右,而规模化猪场非饲料开支2 0~30 %)。此外,中小养猪户的利润还应当加上自己采集的青饲料的成本(因为青饲料虽然计入成本,但不需花钱),实际利润还要高出一块。

    2005年是我国养猪业比较动荡的一年,经历了上半年的高价销售旺季,也走过了九月份后的猪价急跌的日子,还有猪链球菌等疾病带来的巨大冲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老百姓在这一年的养殖效益是好是坏,他们受到了多大的影响也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进行调研的初衷之一。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养殖户虽然在文化结构、养殖类型、疫苗接种等方面与过去相比表现出一些亮点,但总体来说在良种覆盖率、饲料营养搭配、防疫意识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问题,这也体现了作为我国养猪体系主体的中小规模养殖群体,尤其是小规模养殖群体,尤其是提供着全国出栏商品猪三分之二的农村散户养殖群体是我国养猪业中最不受科技关注的部分。如很多调研县市对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蓝耳病等疾病的疫苗接种率竟然为 零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当然,事物总应该辩证的去看,换个角度来说,我国的中小规模养殖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增加其科技含量,就能大大降低其养殖成本,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科技、科研工作者都应该、都必须给予这一群体更大的关注,尤其是政府更应该从国家的政策方针上给予其倾斜和引导,从资金上给予其大力扶持,即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必须惠顾这一领域,而且是越快越好。

   致谢:感谢所调查12个示范县的专家和技术指导员为本次调查所做的工作。

   赵克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主攻动物营养专业。主要从事猪营养和生产育种工作,从“七五”便开始作为项目主要执行人参加国家与猪相关的科技攻关课题。

 (作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赵克斌 王立贤 程笃学 王立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