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派出14个考评工作组,以千分制形式对各地2013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了绩效考核。从考核通报的结果来看,广西2013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突出。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受到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亲自部署、督查防控工作,落实防控经费,各市、县人民政府建立了严格的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做到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有效地保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二)全区动物疫病防控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各级人民政府均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全面协调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人员,完善办事机构设置,确保指挥部日常工作有效运转。市、县级均设立了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按照一镇一站的原则设立了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落实了“三定”,即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能,因地制宜地设立村级防疫员,组织实施强制免疫工作,建成了从自治区到市、县、乡、村的五级兽医工作网络体系。
(三)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防控经费比往年有所增加。各地都将动物防疫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机构人员经费、工作经费纳入了本级财政预算。2013年各市、县级财政共预算安排防疫工作经费10790.73万元,比上年度有所增加,保障了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各项工作开展。
(四)重要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合格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秋季集中免疫活动结束,全区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几种重要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均达到了100%,达到农业部的要求。其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猪、牛、羊O型口蹄疫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6.3%,牛、羊亚洲I型口蹄疫为97.4%,羊A型口蹄疫为98.0%,高致病性禽流感为98.9%,猪瘟为97.3%,鸡新城疫为98.1%。超过了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的要求。
(五)动物检疫监管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区每个乡镇均设立了动物检疫申报点,并按照规定配备了设施设备,实行检务公开,规范管理,动物检疫申报受理率达100%。开展动物检疫工作,不断提高全区的动物产地检疫率。全区畜禽定点屠宰场全部派驻了动物检疫员,严格按规程实施检疫,做到了屠宰动物检疫率100%,检出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100%。组织开展动物产地检疫电子出证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屠宰检疫电子出证,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完善了证章标志管理,加强规模养殖场监管,对养殖场逐一造册登记,推行挂牌兽医责任制,与养殖场业主签订责任告知书和承诺书,明确相对人在动物防疫和产品安全管理的义务和责任。加强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管理工作,采取“补、奖、罚”办法,强化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加强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建设,督促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防止乱丢弃病死畜禽违法行为的发生。组织开展了动物检疫证明倒查活动,通过分析动物检疫溯源系统的数据,对违法开具检疫证明和使用假冒检疫证明的人员进行了查处。进一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查处了一批违反动物防疫、兽药管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严厉查处收购和屠宰病死动物,出售、运输、储存和加工病死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伪造、变造、转让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的违法行为,维护动物卫生工作秩序。
(六) 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初期工作推进有序。各地及时发放《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宣传读本》,组织参加防治规划的专题培训,各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相继制定出台了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的意见或者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主要亮点做法
(一)创新村级防疫员管理模式。柳州市柳城县在全县所有乡镇成立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与合作社签订购买服务合同,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来宾市兴宾区指导乡镇组建渔牧兽医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由政府出资向公司购买公益性服务,由公司承担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任务,帮助公司扩展服务项目和范围,增加经营服务性收入。这两种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村级防疫员收入偏低、队伍不稳定、身份不明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难以解决等诸多问题。
(二)加大基层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大部分市、县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且有大幅度提高。柳州市市级财政2013年预算安排全市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经费共120万元,按每人每月100元进行补助,同时安排培训补助费每人每年100元,要求城区按1:2-3、各县按1:1配套发放补贴。钦州市钦州港区把村级动物防疫员列入到公益性岗位管理,由地方财政解决防疫员工资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每人每月财政补助1600元;浦北县、灵山县、钦南区每年为每个村级动物防疫员购买1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额5万元。百色市明确要求按村级副职的标准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报酬,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隆林县从2013年4月份起,将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由230元提高至700元,那坡县边境乡镇防疫员由680元提高至750元,其他防疫员由480元提高至690元,其他各县级财政发放的村级防疫员补助每人每月都达到300元以上。
(三)强化防疫责任和考核管理。柳州等市实行动物防疫风险的抵押金制度,年初由市级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及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书》,各县(区)政府与市政府签订年度重防责任书,缴纳5万元风险抵押金。此外,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也分别与市政府签订了年度重防责任书并缴纳6万元风险抵押金。各县区政府及业务部门与乡镇政府(街道办)和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签订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桂林、贵港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向市人民政府交纳风险抵押金,完成任务的将得到嘉奖,不完成任务的,将扣收抵押金。
(四)创新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管理模式。为了规范动物检疫工作,提升检疫质量,建立健全动物产品在流通领域可追溯体系,继南宁市、柳州市推行了屠宰检疫电子出证后,各个市相继按照自治区的部署推行屠宰检疫电子出证工作,目前全区已有50个屠宰场实施了电子出证。武鸣县、防城区等地相继组织开展了动物产地检疫电子出证试点。
(五)推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贺州市八步区实施畜牧兽医综合执法,2013年共查办案件112件,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件38件,兽药经营使用违法案件41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违法案件22件,其它案件11件。依法收缴罚没款62万元。通过加强执法,进一步规范了畜牧兽医生产、经营等环节的管理秩序。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动物疫病防控基础建设比较薄弱。一是部分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乡镇兽医站人员编制过少。二是部分县动物疫病防控和监督执法管理经费投入不足,未将检测监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检疫、兽药监管等业务工作单独列入财政预算。三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及动物检疫申报点基础设施设备不足,与农业部动物检疫申报点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四是乡、村一级的动物防疫冷链设施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五是兽医实验室建设滞后,检查的多数兽医实验室未通过自治区的兽医实验室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
(二)动物疫病监测和评估工作机制不完善。部分县级兽医实验室管理体系未能有效建立,检测能力不高。县级动物疫病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估管理机制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疫病防控的预报预警作用。
(三)动物防疫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相当部分县、乡级定点屠宰场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但当地未进行清理。规模化养猪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有的离农业部和自治区下达的考核指标仍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