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1家大型超市151个单店结盟的零利肉行动,在苦撑两周后于日前偃旗息鼓,部分超市已撤下零利肉海报。重庆市商委认为猪肉供求矛盾并未缓解,呼吁零利肉行动需要持续,但已无回天之力。
8月10日,令人耳目一新的零利肉行动拉开帷幕,在众多涨价联盟粉墨登场的背景下,这个降价联盟独树一帜,很吸引眼球,政府鼓掌,群众满意,还上了央视《新闻联播》,降价联盟曾发誓,肉价不回归正常,绝不收兵。然而好景不长,零利肉行动很快退出市场,缘何如此?据了解,主要是企业财力难以支撑,仅单店每天卖肉让利近千元,不仅无利润,甚至出现亏损。
零利肉销售是企业自愿参加的一项公益行动,提前收场虽然食言,有违原先承诺,但企业有自主权,不必过多责怪,政府也无权干预。
但需要反思的是,在猪肉大幅涨价成为重大民生问题时,仅靠企业公益行动能救这个市场吗?显然不能。公益行为只能短时间内救急,不可能长期坚挺救市。道理不复杂,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必备条件是盈利,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赚钱第一,公益第二,是企业永恒法则,无可厚非。如果企业为了社会责任长期零利润销售,岂不要倒闭?员工只能都去喝西北风。我们不应指责退出零利肉的超市缺乏公益心,能坚持10多天已不容易,比起那些趁火打劫的涨价联盟要公益、道德的多。
既然公益行动难救市,那么政府部门对零利肉就不能止于鼓掌、喝彩。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降价联盟从经营零利肉转向经营微利肉,让其薄利多销,使之成为市场猪肉供应主渠道,在企业让利于民的同时,也让企业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