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防治养殖污染新条例 养殖户盼政策扶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28  浏览次数:195
核心提示: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虽然《草案》还没有正式公布,但已
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虽然《草案》还没有正式公布,但已在相关行业引起强烈反响。一时之间“养殖行业门槛提高”的说法充斥网络。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畜禽养殖企业,了解《草案》通过对养殖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准入门槛将大幅提高

“《草案》的通过很有必要,不解决畜禽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养殖企业想实现规模发展很难。”山东徒河黑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训照认为,《草案》的出台正是通过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来实现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根据去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相较于12年前国家环保总局通过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新条例在养殖行业准入门槛上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第十三条明确,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配套建设畜禽粪便、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的贮存设施,并根据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不自行建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的,应当书面委托有能力的单位代为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

“这使得养殖户除了养殖,还要考虑好废弃物的处理,无论是自行建设相关设施还是委托他人,都增加了养殖的成本,”省畜牧站站长翟桂玉说,“因为理念、资金等因素制约,很有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进不了养殖行业门槛。”
亟待优惠政策落地

记者在走访多家畜禽生产企业时发现,眼下不少中小型养殖场缺乏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大多是直接卖给周边种菜农户。“(养殖业)本来利润就低,很难做到无害化处理。”采访中一位养殖场负责人坦言。

因为缺乏资金,自今年7月初完成土建工程后,禹城市中鼎牧业有限公司的沼气工程就陷入了停滞状态。“已经投入了近30万元,后续还需要100多万元资金。”公司负责人张秋云告诉记者。对于不少中小企业而言,动辄几十上百万的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只能令他们望洋兴叹。“对于企业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依靠国家优惠政策。”禹城市梁家森益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吴洪燕表示。

养殖场如何对接有机肥

从事养殖业7年,张秋云一直考虑将畜禽废弃物变为宝,最终选择上沼气项目,利用猪粪生产沼气供猪舍和周边农户使用,建成后准备再流转100亩土地,种植蔬菜,全部施用沼液配置的肥料。

在《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对生产、销售、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产品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可以享受税收和价格方面优惠。据了解,目前农业、环保部门也正在积极制定有机肥生产方面的补贴政策。

来源: 农村大众   作者: 和树玲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