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对于蓟县白涧镇辛东村生猪养殖户佟久如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为自己养殖的300头能繁母猪签下了生猪保险单,这也是天津市第一张政策性生猪保险单,这一张保险单标志着天津市政策性生猪保险已全面启动。
上午10时许,天津人保财险公司、蓟县畜牧兽医局等工作人员经过严格审查确认后,把全市第一张生猪保险单递交到佟久如手中,佟久如告诉记者:“养猪十多年了,以前养殖场年出栏曾达到过6000头,如今减到了2000头。没办法,养猪本身自然淘汰率就很高,如果赶上瘟疫、蓝耳病什么的,损失就更大了。”为了能养好生猪,他付出了很多辛苦,曾经自费去中国农业大学专门学习生猪养殖,定期定时给猪注射各种疫苗,丝毫不敢马虎,但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养猪的损失。前两年生猪得了蓝耳病,他的养殖场损失惨重,听说有了生猪保险后,他说这个险他一定投,投定了,以后如果还有肥猪险、小猪险什么的,他也要投保。生猪保险太及时了,自己养猪的信心更强了,今后会考虑增加养殖数量。
第一天 全市1209头母猪投保
人保财险公司人士介绍,生猪保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所担风险极大,但是生猪养殖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生猪生产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猪肉也是全市居民的主要副食品。开展能繁母猪保险是稳定生猪生产、妥善解决生猪问题各项措施中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帮助农户分散和转移风险,调动养猪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对稳定猪肉市场供应、服务社会有着重要作用。今后,保险公司还要推广涉及生猪生产、屠宰、运输、销售等覆盖整个生猪产业链和涉及三农风险的保障措施。8月29日,除去蓟县以外,天津市还有宁河、宝坻、大港、西青、汉沽等签下政策性生猪保险单。截至发稿时,共有1209头能繁母猪在这一天投了生猪保险。蓟县、宁河都是年出栏100万头生猪以上的地区,按照国家政策,天津市属于沿海发达城市,不享受中央财政的直补,因此生猪保险政策启动以来,市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60元保费,投保一年的生猪险,养殖户只承担12元,另外48元政府补贴。此外,每头能繁母猪还将得到财政补贴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