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农业部关于猪蓝耳病和生猪生产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24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49

  [于康震]在3个月时间,先后完成基础细胞批建立、疫苗种毒批生产、疫苗安全性试验、攻毒保护试验等大量实验室研制工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疫苗制造及检验规程。研究结果表明,疫苗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超剂量接种仔猪后是安全的,疫苗的免疫攻毒保护率为80%。 [ 2007-08-23 14:35:52 ]

  [于康震]经农业部兽药审评专家委员会论证,专家们认为该疫苗符合“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技术标准,所以专家们建议农业部可以安排紧急生产,疫苗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5月10日,我部正式批准该疫苗生产规程和质量标准。 [ 2007-08-23 14:36:17 ]

   [于康震]第二方面,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在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质量,切实发挥疫苗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我部采取了一整套技术措施。 [ 2007-08-23 14:37:00 ]

  [于康震]一是组织对疫苗生产企业生产情况进行督查指导,从5月30日-7月21日,派出24名驻厂监督员,对12家蓝耳病疫苗生产企业实施了驻厂监督,跟踪检查企业按照兽药GMP等有关规定组织疫苗生产和检验情况,帮助企业完善生产计划,培训有关人员,提高和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2007-08-23 14:37:30 ]

  [于康震]二是召开疫苗生产企业负责人会议,具体部署疫苗生产、检验、调拨和评价等有关工作,专题研究解决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同时要求各企业以高度责任感, 加快生产进度,确保疫苗质量。 [ 2007-08-23 14:38:06 ]

  [于康震]三是由各地防疫部门在使用疫苗过程中先进行小范围注射,对免疫猪进行观察,确保安全后再大范围使用。各级防疫机构和疫苗生产企业还对疫苗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 2007-08-23 14:38:44 ]

  [于康震]四是由疫苗生产厂家派出技术人员,对首批疫苗注射进行全过程跟踪,及时 解决突发问题。编制和印发疫苗使用手册,指导各地合理使用疫苗。五是开展疫苗后续试验和效果评估工作,由疫苗研制单位、各生产企业、各兽药监察机构和防疫监督机构,对疫苗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提高疫苗免疫效果。 [ 2007-08-23 14:39:11 ]

  [于康震]截至2007年8月22日,我部共向各地调拨蓝耳病疫苗3.14亿毫升,现在每天的生产量是700万到1000万毫升。我感觉当前生产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全国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进行全面免疫的需要,但是这些疫苗在重点地区,在我们划定的免疫重点范围等方面还是能够保证猪蓝耳病重点防控的,当然如果全面防控的话,量还是偏小。 [ 2007-08-23 14:40:21 ]

  [于康震]针对这个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所以农业部一直在采取积极的措施。第一是不断的扩大生产的能力,第二是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现有企业的生产能力。我们会在近期内逐步的增加疫苗的产量,以尽快满足防疫的需要。谢谢大家! [ 2007-08-23 14:41:22 ]  

  [中国畜牧兽医报记者]最近,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请问这些政策对生猪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 2007-08-23 14:42:36 ]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 王智才]现在根据我们部里的调查生猪生产已经恢复起步,第一、母猪补栏加快,能繁母猪的存栏比去年增加了2.1%。这个表明了我们生猪生产能力有所增强。第二是规模饲养的发展势头良好,据我们统计,去年年底规模饲养大体是43%左右,今年到7月份已经达到了50%。据我们调查,规模饲养存栏比重增加了7.3%,这对缓解生猪供求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2007-08-23 14:44:25 ]

  [王智才]所以这三点表明了我们生猪生产发生了一个积极的变化。从8月9日以来,我们生猪和猪肉的价格已经呈现高位趋降的趋势,所以应该说生猪生产现在已经处于一个恢复起步的阶段。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生猪扶持政策,目前还在进一步的落实中。农业部和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积极的采取措施,主动的配合有关部门,要求各负其责、不折不扣的落实到户。 [ 2007-08-23 14:45:33 ]

  [王智才]今天已经是立秋后的第16天了,已经进入了处暑节气。随着气温的逐步转凉,生猪销售将逐步的进入旺季,我们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农业部的部署,和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一起保证这些措施的落实,保证生猪生产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从而来扶持生猪生产、促进生猪生产,保护生猪生产,确保在生猪生产环节能够有盈利、不亏本、少波动。谢谢大家。 [ 2007-08-23 14:46:33 ]

  [香港无线电视台记者]您好,请问下一步猪肉的价格会有什么变化呢?谢谢。 [ 2007-08-23 14:47:28 ]

  [薛亮]最近几个月我们对猪肉价格进行了一些分析。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价格的变化主要是供求关系的反映。最近这几个月的情况一个表现为比去年供应量的减少,生猪生产下降。原因有几方面。 [ 2007-08-23 14:48:19 ]

  [薛亮]第一是前几年生猪的价格比较低,去年的五六月份已经达到了最低点,去年农民养猪普遍是亏损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农户就放弃了养猪,减少了生猪的饲养量。第二、局部地区,特别是南方的某些省市有高热病发生引起了一些猪死亡,是以猪蓝耳病为主的病。由于死亡原因不太明确,当时疫苗也没有生产出来,对于养殖的农户来说引起了一定的恐慌,他们就会认为成本会回不来了。 [ 2007-08-23 14:49:15 ]

  [薛亮]所以有一些养殖户也看到了村里面如果发生了一些死猪的情况就放弃了养猪。第三、近几年饲料价格大幅度上升,主要是玉米价格的上升,包括国际上的玉米价格也在上升,使得养猪的成本增加了。从去年以来,养猪的数量是下降的。 [ 2007-08-23 14:50:14 ]

  [薛亮]从需求来讲,整个社会对猪肉的需求量是增加的,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主要因素是城乡人民收入增加了。农村最近连续三年粮食丰收,所以农民的收入连续三年是6%的速度递增,必然带来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猪肉消费的增加。我们分析,从供需关系来讲猪肉价格的上升是符合当前经济规律的,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生产。 [ 2007-08-23 14:51:01 ]

  [薛亮]最近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是鼓励要尽快的恢复养殖户对养猪的信心,鼓励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国务院的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以及现在的市场需求来看,现在农民养猪是不会亏损的,养猪信心还是会逐步的恢复的,那么猪肉的价格也会合理的。 [ 2007-08-23 14:51:41 ]

  [中国日报记者]您好,我们在湖南的基层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当地多数的农户是没有领到疫苗的,领到疫苗的也不是免费的。农业部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保证疫苗在基层免费和到位的发放呢?谢谢。 [ 2007-08-23 14:53:31 ]

  [李金祥]感谢你的提问。我不太清楚你在调查中指的是哪一种疫苗,我们现在市场上用的关于猪蓝耳病的疫苗大致上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农业部直接调拨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苗,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这个疫苗有补助。农户如果拿到了这个疫苗应该是免费的。 [ 2007-08-23 14:54:16 ]  

  [李金祥]另外一种也是普通猪蓝耳病疫苗,不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这个在市场上也流通,这些疫苗有的是经过合法批准进口的,国外企业在中国注册的或者是国内企业合法生产的猪蓝耳病疫苗,目前国家对这个疫苗没有补助。所以我只能从这两各方面给你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 2007-08-23 14:56:02 ]

  [于康震]现在我们对疫苗是采取由中央政府调拨,首先由地方提出申请,然后中央政府再组织进行疫苗的调拨,使用是按照重点免疫的方案来进行使用。可能你了解的地方并不是疫苗的重点使用区域。 [ 2007-08-23 14:57:21 ]

  [薛亮]要想保证重点地区的需要,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免疫的猪有很多,大概有1亿多头了,满足了相当的一部分。 [ 2007-08-23 14:58:30 ]

  [道琼斯通讯社记者]七月份生猪存栏和生猪饲料的享受同比和环比都是增加的,现在生猪生产比较低迷,请问六月和七月的具体数字。现在中国养猪业是5亿头,这个和以往相比是怎么样的情况呢?最近美国有一些传闻中国以后会出高肉价,是这样吗? [ 2007-08-23 14:59:35 ]

  [王智才]去年生猪生产出现了下降,今年第一季度以至4月份都是下降的,从6月份开始就逐步好转了。6月份统计工业饲料的产量增加了6%,母猪饲料增长了6.5%,仔猪料增长了13%。我们生猪一般存栏是5亿多头,今年生猪生产可能略有下降,但是随着生猪生产的发展,我感觉总规模还是会保证的。中国是一个生猪的生产大国,我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仍然是出大于进,但是大量进口生猪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 2007-08-23 15:00:56 ]

  [中央台记者]请问张主任,高热病的病因确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其次这个病和SARS进行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 2007-08-23 15:01:22 ]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张仲秋]我想简要的介绍一下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最早报道是由美国在1987年报告的,随后在一些国家发生了猪蓝耳病。1987年秋天加拿大,1989年日本,1990年德国,1991年英国、法国,1992年丹麦等出现了猪蓝耳病。1992年以后这个猪蓝耳病几乎传遍了世界其他养猪的国家。目前没有这个猪蓝耳病的国家很少,只有澳大利亚和瑞典,可见这个病传播的比较快。1987年报道是主要是引起了母猪的繁殖障碍,母猪在怀孕后期造成了流产或者是弱胎。还出现了小猪的一些呼吸道疾病,这个猪蓝耳病当时发生以后,在美国也没有搞清楚它的病因是什么,所以美国一开始称“神秘病”,其他的国家叫做“猪蓝耳病”,因为仔猪发病的时候是耳朵发蓝的。 [ 2007-08-23 15:05:11 ]

  [张仲秋]我国把它称为“猪蓝耳病”,其实规范的叫法应该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去年我国在6到9月份发生的南方高热病,当时没有搞清楚病因,它是以猪只的高死亡率、急性发病和以高热为特征,所谓的高热就是发烧。这个病我们后来就把它确定为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 2007-08-23 15:07:10 ]

   [张仲秋]如何确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呢?去年农业部组织了很多的相关单位和科研院所到基层去进行临床的诊断和实验室工作,采取了大量的资料进行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方面的工作。在去年9月份至10月份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采集的病料里面取得了一个和原来的猪蓝耳病不同的病毒,去年疫病已经扩散到了北方,由于是高温高湿容易发病,所以在北方的发病情况没有南方发病情况严重。 [ 2007-08-23 15:08:34 ]

  [张仲秋]分离到了一个共同的变异病毒,通过了对十株病毒的全面分析,发现在NSP2一个阶段上缺少了30个基因,就使病毒的致病性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猪蓝耳病是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疾病,在仔猪的死亡率是15%到30%之间,但是去年发生的变异的猪蓝耳病造成的疫病死亡率是相对比较高的,在南方的省市仔猪发病率可以达到90%到100%,死亡率达到50%以上。 [ 2007-08-23 15:10:04 ]

  [张仲秋]所以这个病毒发生的变异的致死性比较高,通过相关单位做的鉴定试验其中一个阶段要做病毒试验,通过这个试验在实验室的回归试验,证实了临床和病理症状是一致的,最后就确定了它的变异的病毒是南方高热病的主要元凶。根据当时的情况,为了区分原来旧的猪蓝耳病的名称我们命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 2007-08-23 15:11:33 ]

  [张仲秋]第二个问题,从病的角度来说是确定无疑的,不是人畜共患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把动物疫病分为A类和B类,猪蓝耳病在分类中是属于B类的,因为它的致病性和造成的经济影响不是那么大。但是国内去年出现的猪蓝耳病致死率已经很高了,所以我们把它叫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时候,也是按照A类病管理的。尽管是这样它和人的病也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它不会像SARS一样对人造成危害。 [ 2007-08-23 15:12:59 ]

  [CNN记者]您好,我听了刚才的相关报道,那些没有经过注射免疫的差不多有1万头猪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还有就是您刚才讲到疫苗的时候说到有重点控制的地区,请问这些地区是哪里?谢谢。 [ 2007-08-23 15:14:24 ]

  [李金祥]这个病如果发生了,对于仔猪的死亡率是100%,但是对于育肥猪是50%左右。也就是说,原来的猪场如果发病了,可能对这些50%的猪给一些治疗措施就可以恢复了,还有一部分猪表面可能没有问题,但是他可能是带毒的,为了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如果圈舍里有10头猪,如果有一头猪得病,那么其余的9头猪和这1头猪全部扑杀。对病死猪一律采取深埋措施,然后彻底消除。 [ 2007-08-23 15:15:37 ]

  [李金祥]我们主要是控制它和其他猪群的密切接触,到不是因为它对人体患病有什么直接危害。从2006年发生了猪高热病以后,我们对猪高热病最重要的就是查它的病源,后来发现高温高湿季节是诱发这个猪蓝耳病的原因。这就说明这个猪群带有猪蓝耳病毒,但是毒性不是很强,只影响到仔猪。当它遇到了高温高湿季节就要发病。 [ 2007-08-23 15:17:25 ]

   [李金祥]我国能够具备高温高湿季节的地方也恰恰在长江流域,所以我国对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的重点就是把这些长江流域,高温高湿的地区作为防治的重点。比如说,河北省的这批得了猪蓝耳病的猪扑杀以后,周围的地区也要采取紧急措施,这个病是由于猪只密切接触感染的,比禽流感好一些,因为禽流感是侯鸟传播的。 [ 2007-08-23 15:18:59 ]

  [薛亮]记者朋友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和农业部联系。 [ 2007-08-23 15:19:40 ]

  [彭博新闻社记者]我还是不了解这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通过什么渠道感染的?通过呼吸道感染准确吗?中国是出口猪肉的大国,在检疫方面是否会对临近的国家有威胁呢?现在猪肉的需求已经大幅增加了,猪肉价格在九、十月份是否会大幅增加呢? [ 2007-08-23 15:20:15 ]

   [薛亮]刚才关于猪肉价格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了。 [ 2007-08-23 15:20:40 ]

  [张仲秋]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非常多,可以说是多途径传播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甚至是排泄物。猪感染了以后,它的分泌物、精液、排泄物等都可以成为病毒传播的载体。这个病毒对于自然环境的抵抗力又不是特别的强,它在自然界传播的时候主要靠的是接触感染。其中有一项研究就是,把一个猪栏隔开十几米,这一栏猪得病,旁边猪栏里的猪不一定得病,所以猪蓝耳病主要是以接触传播为主的。 [ 2007-08-23 15:21:28 ]

  [张仲秋]我国区域性的控制疫病实际上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及时的发现带毒的动物,通过控制区域间的移动来控制疫病的流行。在出口猪的时候也是加强监管,对于发病猪或者带毒猪也是要限制流通的。 [ 2007-08-23 15:22:31 ]

  [薛亮]在发布会即将结束之同时际,我想再向大家重申两点:一是中国政府对包括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内的动物疫情一贯是公开、透明的,我们希望媒体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也希望媒体如实地反映我们工作的情况。二是我们将一如既往、开诚布公地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及时向FAO、OIE等国际组织通报有关疫情情况,积极与有关方面进行交流,开展合作。 [ 2007-08-23 15:23:50 ]

   [薛亮]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2007-08-23 15:24:12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