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申报的“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可行性论证,符合《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的建立条件。省科技厅于2007年8月8日印发《关于建立“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川科基[2007]2号),批准正式启动。该重点实验室依托省畜科院建设;研究方向为动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理论与育种规划的优化、畜禽功能基因解析及其与重要经济性状的关联性、畜禽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改良与新品种培育;由省畜科院蒋小松研究员(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研究员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该院建立,是我省数十年畜牧科学研究成就的结晶,也是该院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它的建立,对于发挥我省动物遗传资源优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和多学科重点攻关,培育优质高效畜禽新品种及配套系,为建设现代畜牧业提供科技支撑,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重点实验室申报期间,省科技厅、省畜牧食品局的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并提出具体要求,相关业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使实验室定位准确、重点突出、方案可行,为成功立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该院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科技厅通知精神,按照国家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有关规定及“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规范管理,以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创新科技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团队为保障,以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为目标,努力将“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我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和凝聚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为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知识储备和技术储备。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建成人才一流、成果一流、设施一流的具有国家级水准的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