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大理洱海之困:9万多头奶牛威胁 占滩造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7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04

洱海:全国湖泊治理的典范"走进大理,你就会被洱海的清澈所折服。"何华表示,多年来,大理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以"减源、截污、修复、再利用"为重点,先后采取"双取消"、"三退三还"和"三禁"(禁磷、禁白、禁牧)治湖措施,共取消洱海网箱养鱼11184箱、机动渔船动力2574台,实施退塘还湖4325亩、退耕还林7275亩、退房还湿地1709亩。此外,大理还恢复了环洱海湖滨带58公里,建成生态湿地近万亩,治理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90平方公里,并建立洱海保护目标考核机制,对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

据何华介绍,洱海水质已连续10年持续改善并总体保持在Ⅲ类,2012年有7个月达到Ⅱ类标准,"可以常年下水游泳、捉鱼摸虾,成为全国湖泊治理的典范、城市近郊保护最好的湖泊之一。"全州森林覆盖率58.6%"大理州从产业发展的源头上来控污减排,大理州1000万吨产能水泥生产线已全部实现新型旋窖生产,淘汰水泥、钢铁等落后产能257万吨。"何华表示,环保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大理是全国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11个城市之一。在推进"森林大理"和生态州创建方面,到去年年底,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58.6%,活立木蓄积量达到9141万立方米。建成州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9个、面积达277万亩,建成国家森林公园5个,建成9万亩湿地。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大理州产业小、散、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足,还有超过5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何华表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方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受到严重影响。何华表示,只有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效益的多赢,美丽幸福新大理的美好愿景才能成为现实。何华指出,大理严把项目准入关,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实行"零容忍"。

据他透露,下一步将大力推进"森林大理"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0%以上。要编制实施好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推进城镇上山、工业上山,守住448万亩耕地红线。编制实施好《洱海流域低碳经济实验区规划》。核心问答为保护海西 大理以高成本开发山地上的海东问:大理州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何华表示,发展滞后还是大理最大的难题,全州还有5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没有理由不推进发展。但发展和保护之间已经有矛盾产生,并不断凸显。如何推进保护与开发,是大理一直探讨的、也是今后必须关注的问题。他举例说,大理要保护洱海、保护海西,开发海东、开发凤仪,因此在洱海海西有十多万亩平坝,本来是很好的建设用地,但是为了保护海西历史悠久的耕地文化,大理州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平坝,以更高的成本来开发位于山地上的海东。"从开发成本来看,开发山地城市的成本相比平坝不止高出两三倍。海东一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要超过10个亿。从这一决策上就体现了我们的选择。"问:大理州在对洱海的保护当中有哪些具体措施?今后有何打算?大理州政府副州长许映苏表示,1996年洱海第一次爆发蓝藻,当时大理州委、州政府就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2003年时,洱海再次爆发蓝藻,州委、州政府再提出"洱海清、大理兴"的目标,现在又提出"美丽洱海,幸福大理"的目标。"美丽洱海是我们建设幸福大理的基础。"许映苏表示,大理的美丽在于洱海,洱海的美丽在于清澈。在对洱海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中,州、县(市)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导组和洱海流域保护局,把洱海湖面的管理扩展到整个洱海流域的保护。

此外,大理还实施河长、段长负责制,由州、县(市)相关领导担任每条河流的河长、段长,设立河长、段长制公示牌,在媒体上对每个河段的负责人、联系电话和具体职责进行公示,"我们从2003年开始签订目标责任书,一开始签订时有8个部门参加,现在是有13个部门参加。还实行了风险抵押金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如局长交6000元,副局长交4000元,10年来还没有一起因未完成工作任务而被扣押风险抵押金或行政问责的情况。"许映苏表示,经过治理,洱海水质连续10年总体稳定保持在Ⅲ类,现在大理又提出了实现洱海Ⅱ类水质目标三年行动计划,即到2015年,投入30亿元,实施好"两百个村两污治理、三万亩湿地建设、亿方清水入湖"三大重点项目,努力实现洱海Ⅱ类水质目标。此外,大理州决定在深入推进洱海治理"六大工程"的础上,重点推进三大类项目,包括在洱海流域建设完善200座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实施洱海流域3万亩连片湿地生态恢复建设项目,实施流域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设集中取水供水工程等。2015年,洱海不用再怕超百万吨牛粪污染问:洱海流域奶牛一年产生牛粪总量上百万吨,如何解决牛粪对洱海的污染问题?许映苏表示,怎样解决畜禽粪便对洱海的污染是大理州委、州政府和科技环保部门一直关注研究的大事。

在不断摸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大理州实施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通过有氧发酵、无害化加工等工艺流程生产生态有机肥的项目,并将产品推广应用到发展洱海流域生态农业的具体实践中,有效缓解了畜牧业发展对洱海治理的压力,同时还增加了畜禽养殖户的收入。"据我们统计,洱海流域饲养有奶牛9万多头。"许映苏表示,目前已建成大理上关镇、湾桥镇、凤仪镇等3个畜禽粪便收集站,并在洱源和凤仪建成了2个畜禽粪便加工厂,统一收集、处置畜禽粪便。大理州环保局局长李继显表示,各畜禽粪便收集站在收粪便时,会根据农户送来粪便的干、湿度来划分价格,每吨粪便的价格低的为80元,高的为200元。收集站收到粪便后,再将粪便送到凤仪、洱源这两个加工厂生产有机肥。"目前养殖户较为集中的村落都已做到统一收集、处置,下一步将根据收集站及加工厂运行的情况及发展需要,再考虑是否需要增建收集点及加工厂。"李继显表示。目前洱海流域饲养奶牛粪便收集率达到了多少?李继显表示没测算过,奶牛养殖户分散且数量大,"不过,按照计划,到2015年,洱海流域饲养的奶牛粪便要做到全收集、全处置。"何华:幸福既是阳光普照,也是"毛毛雨"问:大理州提出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的思路和举措是什么?"我们的主要思路是如何在产业的发展上谋篇布局,真正把生态优先落在实处。"大理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王以志表示,大理州的产业现状,从结构比例上看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从质的方面看,大理的产业现状是"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快"。王以志说,产业作为美丽幸福新大理的支撑,其突破口和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巩固发展矿业、机械制造、能源、生物加工、建材、烤烟6大支柱产业,这6大产业已经占到大理州GDP的69.3%。二是寻求产业和生态的合理结合,培育新型产业、现代服务业、高原农业、发展特色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对环境有破坏的企业、项目,坚决不要。王以志表示,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比较突出的就是旅游业,"以喜洲、双廊、沙溪为代表的近千余家特色客栈已成为中外游客的旅游热点,这就是把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