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各驻村工作队把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作为强基惠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推手,坚持“五着力、五提高”,助推农牧业生产发展。着力在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提高农牧业生产能力。驻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白龙村工作队(区农牧厅派驻)协调落实投资245万元的普杂玛曲河白龙段治理项目,改善该村农田经常遭受河流冲毁的状况。驻日喀则地区仁布县帕加村工作队(区纪委监察厅派驻)雇用挖掘机对村里4个水塘进行清淤、扩容及防渗处理,挖掘土石方5000余方,保障该村农田灌溉。同时,组织群众修建机耕道等简易路面1000余米,方便农田作业。驻日喀则地区江孜县久村工作队(中国联通西藏分公司派驻)争取落实27万余元久村灌溉水渠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驻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岗嘎村工作队(区水利厅派驻)协助定日县水利局实施岗嘎村2.4公里的水渠维修项目,改善岗嘎村农田灌溉条件。着力在农技培训上下功夫,提高农牧生产技能。驻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森嘎村工作队(区畜牧总站派驻)针对森嘎村牲畜、家禽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的现状,邀请3名中高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对农牧民群众进行实用技能培训,重点讲解奶牛、绵山羊的饲养管理、繁殖、常见病诊疗、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饲草料配置等养殖技术,集中培训农牧民群众400余人次,发放《牲畜疫病防治技术》藏文手册200余册。驻山南地区扎囊县沙布夏村工作队(西藏大学派驻)结合驻村点实际,组织开展抗旱、防洪等相关知识培训,组织修建农田灌溉蓄水池和防洪水坝,增强农牧民群众防洪抗旱意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着力在农田改造、草场保护上下功夫,提高农田草场产量。驻日喀则地区萨嘎县孜康村工作队(区高级人民法院派驻)落实资金60万余元,实施饲料种植基地改扩建项目,开垦荒地1000余亩。驻阿里地区革吉县巴措村工作队(区档案局派驻)组织群众开垦荒地400余亩,引导群众开展人工种草。
驻日喀则地区仁布县帕加村工作队(区纪委监察厅派驻)对村内200亩低产田进行改造,提高土地产量。驻那曲地区安多县多玛乡3村工作队协助乡党委、政府培训10名草原灭鼠人员,开展灭鼠活动,灭鼠面积达12000亩,有效保护草场,提高饲草产量。驻日喀则地区定日县班久村(区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派驻)落实网围栏项目,有效保护当地草场、农田,促进群众增产增收。驻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森嘎村工作队(区畜牧总站派驻)组织群众抢险抢修溃堤蓄水池,保护农田1000亩,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着力在推广农业机械化上下功夫,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驻昌都地区边坝县松许村工作队(农行西藏昌都分行派驻)筹资10万余元,购买18台小型农用耕种机以及18台便携式收割机,挑选20名青年村民成立“松许村青年耕作队”,实行机械化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驻昌都地区江达县鲁色村、擦布特村、郭堆村和郭美村工作队(区气象局派驻)出资73250元,为驻村点购买19台微耕机,对19名农牧民群众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微耕机使用技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着力在优化农畜品种上下功夫,提高农畜产量质量。驻日喀则地区仁布县帕加村工作队(区纪委监察厅派驻)争取28亩共1.4万斤脱毒良种土豆在村里试种,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量。驻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村工作队(区纪委监察厅派驻)购买7000多元农机化肥,解决690青稞种子500斤、3179青稞种子500斤、燕麦草种子300斤、苜蓿草种子300斤、披碱草种子100斤、脱毒马铃薯种子2000斤,向群众传授青稞、饲草、土豆的种植技术和施肥要求,并组织群众试种。驻山南地区乃东县达当村工作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派驻)向农牧民群众大力推广“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试种面积60亩。驻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拉木堆村工作队(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派驻)实施种羊引进与饲草种植项目,向175户群众发放近2000斤燕麦草、箭舌豌豆草种,组织群众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