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猪价持续上涨的深度报道——养户无法及时掌握信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1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35

  8月8日在南方农村报举办的“猪价真相与普遍民生”讨论会上,笔者就养猪产业政策方面的有关问题专访了省政协委员、江门市政协副主席赵树培先生。
  赵树培针对国务院8月2日发布的8条措施发表了自己不同意见,认为这些政策对恢复生猪生产有一定作用,但并不足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政府还应有更多作为。
  他认为,中国农产品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时,多是由信息不畅通造成的。目前很多养殖户感觉养猪像买股票,就是因为养殖户无法及时掌握信息,不能正确判断市场行情。
  另一方面,政府的很多政策往往不能起到预期作用,这也与信息不准确有关。目前的信息采集系统有问题,采集到的信息不科学、不正确,而政府在这些错误的信息基础上制定产业政策,无疑会起反作用。信息的采集应当负法律责任。像目前针对养猪产业需要采集的信息应该包括母猪存栏量、肉猪存栏量、生猪价格、饲料产销量等。
  针对目前基层兽医人才缺乏,基层防疫体系发展远远落后于养殖业发展的问题,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基层防疫易受地方财政影响,没有财政供养,防疫体系根本不能建立更谈不上发展。他主张建立国家或者省级垂直管理的基层防疫体系,由省级财政直接供养,才能保证基层兽医的生存和发展。
  赵树培认为,目前的所有产业政策都应该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现实情况出发。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生产风险大,进入市场成本高。这就决定商业性的农业保险不可能取得成功,必须由政府出面提供补贴,建立起政策性保险。
  对于笔者问到目前养猪业正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说法,赵树培持不同意见。他举了一个数字来说明:中国目前由占60%的农业人口提供整个国家农产品需求,但这些在GDP中只占10%;而未来一段时间工业并不能吸收大量的农村人口,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农民仍旧只能从事农业,大规模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失业人口。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