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是借助国家门户网站,以免疫二维码耳标为基础,通过耳标识读器录入数据,进入国家中央数据库。畜牧兽医管理机构通过数据分析,顺利地进行动物及疫源的查询,从而建立起我国畜产品完整的追溯体系。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能够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手段,提升我国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确保检疫监督工作更具时效性、准确性。为了积极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了确保该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市成立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本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工作的实施,并落实了专人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
二、全面实施。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市于2005年在6个乡镇进行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的初步试点,上报了本市各项基础数据,二维码耳标、识读器等物资计划。今年又联系移动公司购买SIM卡,开通了网络信息系统,完成了对规模养殖场二维码耳标的扫描和佩带工作,进入了基础数据库管理;组织、签收、发放了相关物资,如识读器、二维码耳标等;及时报送有关资料和项目信息。
三、搞好培训。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市非常重视技术培训。一是我局抽派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省上组织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的技术培训,熟悉了项目网络操作的技术规程;二是举办了本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培训会。今年6月,我市对各乡镇、街道畜牧站组负责人,从事防疫、检疫工作的技术骨干和局机关业务站股室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讲解,熟悉了对动物耳标识读器的操作技巧,掌握了基本技能。
四、稳步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内容,科技含量高,学习难度大,操作比较复杂。在试点工作中,我们选择了文化程度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在试点乡镇率先带头示范,再逐步扩展到其他乡镇。目前,我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基本开展起来。
五、强化指导。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繁杂工程,在项目试点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网络信号的不稳定、耳标脱落、识读器故障等,我市落实了专人负责联系与指导,并将信息及时反馈上级部门。
六、广泛宣传。我市加大了对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会议、上门讲解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养殖农户进行宣传,使他们对溯源体系建设有了充分的认识并能积极配合,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省华蓥市畜牧食品局 丁述红 63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