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专业户发现自己家精心喂养的鸡苗比别人家的长得慢,吃得好、喝得好却还显得有些“发育不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铜山县的何刚和何强是村里有名的养鸡专业户。今年4月他们买来鸡苗之后,又一起到本镇中心某饲料店买了肉鸡饲料,之后两家便开始精心喂养。两个多月后,他们发现自己饲养的鸡长得很慢,与同村其他养鸡户养的鸡相比,需要多喂养一个月才能销售。这样一来,搭了饲料、耽误了功夫,这批鸡不赚反赔。
他们感到很疑惑,和别人同样的鸡苗,自己也没有少费心思,怎么和别人的差别那么大?
经过比较,何刚和何强发现两家鸡喂的是从同一家买的同一种饲料,难道饲料出了问题?
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测,何刚、何强二人将还没有用完的饲料提交到质检部门进行检验,发现饲料中影响肉鸡生长的粗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标示含量,这个饲料应为不合格产品。
鉴定完毕,找到症结之后,何刚和何强就找到卖饲料的镇饲料店,要求赔偿。饲料店和饲料生产厂家联系沟通之后,拒绝赔偿二人的损失。今年6月,他们没有办法又将这家店投诉到了镇消协,要求赔偿损失。镇消协组织饲料生产厂家、镇饲料店与何刚、何强三方调解,但是最终仍未能达成调解协议。
无奈之际,他们将镇饲料店一纸诉状告上了铜山县人民法院,要求该饲料店分别赔偿他们两人各项损失2000余元。法官了解案情后,发现如果提请鉴定,鉴定费用可能超过诉讼请求,即使维护了权益可能最终还得不偿失。于是决定尽力调解,为农民维护权益并且平息矛盾。
调解过程中,饲料店认为他们卖的饲料虽然粗蛋白不足,但是不会导致鸡晚生长一个月,不愿意全部赔偿。法官又联系了饲料生产厂家,经过调解最后终于达成了三方均满意的调解协议,由该饲料店赔偿何刚、何强每人8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