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春季,养殖户开始补栏,饲料企业迎来销量提升的黄金时期。但今年饲料供货商、物流企业、养殖户、市场经营者,整个上下游产业链都由于禽类消费量急剧下降而重返“严冬”。
H7N9风波阴魂不散,饲料供货商、物流企业、养殖户、市场经营者连环遭殃。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最新报告,北方南方港口粮食库存堆积,北方往南方的运价“跌跌”不休。铁路部门则是车皮需求量下降。预计今后随着玉米和大豆进口量下滑,船公司将再遭打击。
华东鸡肉销量降50%
在以往的春季,养殖户开始补栏,饲料企业迎来销量提升的黄金时期。但今年饲料供货商、物流企业、养殖户、市场经营者,整个上下游产业链都由于禽类消费量急剧下降而重返“严冬”。
中国畜牧业协会表示,自3月底有关H7N9H7N9风波的报道出现以来,截至4月15日,中国家禽业遭受的损失已超过167亿元(合26亿美元),这些损失包括因缺少买家和为控制病毒传播而进行的家禽捕杀以及因需求减少而出现的贱卖。
惠誉国际评级4月16日表示,几家涉及蛋白质加工和连锁餐饮运营的外资企业受此次H7N9风波的冲击最大,这些企业包括百胜餐饮集团、麦当劳、泰森食品有限公司。受H7N9风波影响,新希望集团在华东地区的鸡肉销量已经下降了50%。中国农业部表示,在3月25日之后的三周,全国鸡肉价格均出现下跌,平均跌幅约为4%。在一些受H7N9风波影响的地区,鸡肉价格跌幅超过50%。
玉米大豆进口量或下滑
国内玉米销售量、运输量率先下降。在H7N9风波爆发前,河南开封的一位贸易商每个月向南方发送6-7个车皮的玉米,每个车皮大概60吨,而近期一个月仅发送3个车皮。
今后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量可能下滑。有媒体上周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禽肉生产国之一,也是大豆和玉米最大进口国之一。H7N9风波的爆发或许会成为决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和玉米价格的一个因素。美国饲料谷物协会分析,中国禽肉年产量在1700万吨左右,如果产量下降5%,可能减少玉米饲料需求225万吨。
卓创资讯有限公司油脂分析师张兰兰指出,自3月底H7N9风波疫情爆发以来,短短一周时间内,芝加哥大豆跌幅超过3%,主要是市场担忧中国的H7N9风波疫情可能导致饲料需求减少。另据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截至今年9月30日的销售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或将出现9年来的首次下滑。
沿海运价“跌跌”不休
H7N9风波使不景气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4月1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沿海粮食货种运价指数,报于771.84点,较上一周下跌0.4%。上海航运交易所称,4月19日这一周的粮食市场受H7N9风波影响,需求减弱,导致北方港口库存堆积,粮食运价走低,并连带拉低了4月19日由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当时报收于1069.15点,较上一周下跌0.2%。
4月26日,沿海粮食货种运价指数报762.20点,较4月19日这一周又下跌1.2%。上海航运交易所称,粮食市场仍然受H7N9风波影响,南方终端需求减弱,南方北方均有严重的库存堆积现象,贸易商不敢轻易要货,粮食运价顺势下跌。上海航运交易所4月26日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继续拉低至1063.74点,较4月19日这一周下跌0.5%。
中粮集团促销饲料
中粮集团人士称,仍在坚持经营的那些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纷纷购买玉米和豆粕自行配料,不再购买工业化饲料,导致饲料供货商的客户日益减少。中粮集团的一些下游客户即使没有终止购进饲料,需求也大不如前。饲料行业预估销量下滑约20%。
中粮集团等饲料供货商下调部分饲料价格,例如浓缩料价格近期调低5%左右,每吨下跌约150元。中粮集团在江苏市场采取让利措施,如赠货、提升品质等多种促销手段,让养殖户得到实惠,希望能拉住一些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