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世界第一头“基因编辑”法转基因猪降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18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96

BBC电视节目《维多利亚农场》里的猪妈妈和猪宝宝,跟罗斯林研究所新添的转基因猪娃的主要区别或许就是它们染上非洲猪瘟后很快就会死。“猪26”是世界上第一头通过“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法降生的转基因猪。“基因编辑”法据称比克隆更快、效率更高,而且不必使用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基因。反对转基因(GM)食品的阵营主要担忧之一就是GM作物和家畜携带对抗生素有免疫功能的基因,从而使得人类必不可缺的抗生素类药物失效。

“猪26”的制造者希望这项新技术的成功有助于化解公众对转基因肉制品的抵制,在减轻地球人口增长造成的粮食供应压力方面承担起关键角色。改一个字母所谓“基因编辑”,是指研究人员剪断组成基因染色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插入新的基因材料,相当于编辑更改了组成基因组的30亿个“字母”中的一个。这项技术的成功率在10-15%之间,且可以在受精卵上操作;克隆技术成功率是1%,且需要采用更复杂的克隆步骤。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声称这个“编辑”过程逼真地模仿了自然的基因变异,使得最后的结果几可乱真,即使细看转基因动物的DNA也无法判断究竟是自然变异还是经“DNA编辑”(DNA editor)之手发生的改变。布鲁斯。怀特劳(Bruce Whitelaw)教授说,唯一的人工转基因证据是这头动物从胚胎到降生过程的详细记录。

由此,“基因编辑”法实际上可以替代克隆术。“猪26”携带了一种对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有免疫力的基因。欧洲的猪感染了非洲猪瘟后24小时之内就会丧命。“猪26”身上的抗非洲猪瘟基因取自对这种猪瘟有免疫力但在欧洲无法圈养的非洲野猪。适用范围广除了猪之外,基因编辑也可以使诸如牛羊、鸡鸭之类家畜家禽对一系列疾病具备免疫功能。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已经引起不少跨国大公司的兴趣,世界性的监管机构已经在考虑如何给它定性定级。英国对转基因动物的肉进入食物链仍采取严禁的态度,但美国和中国等其他国家比较放松。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经在考虑转基因大西洋三文鱼是否适合人类食用。如果今年晚些时候FDA做出裁决,认为美国公司Aquabounty研制的生长奇快的转基因三文鱼可以安全使用,则将开人类食物链先例。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人口增长导致的食物供应压力日益增大,转基因技术将成为缓减这种压力的重要力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