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宁波政策保险能否为水产养殖撑起保护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16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81

浙江宁波推行政策保险能否为水产养殖业撑起保护伞

今年起,浙江宁波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水产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保险品种以南美白对虾为主,梭子蟹也纳入试点范围。

政策给养殖户带来福音

慈溪市庵东虹桥渔业专业合作社的袁建林是最早享受水产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的养殖户之一。慈溪在2010年就开展了试点,老袁花了8132元,为自己承包的107亩养殖塘投了保险。当年,他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发病比较严重,经技术定损,最终获赔5万余元。这些钱,基本上弥补了他对虾养殖发病的亏损。

市渔业互保协会的统计显示,三年来,我市先后在慈溪和宁海两地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农业政策性互助保险试点,受到了参保养殖户的一致好评,试点参保面积由8000亩扩大到2万亩。其中慈溪累计有734养殖户次报案,水产养殖户通过保险获赔935.05万元。

政策保险能够持续多久

政策保险给水产养殖户带来了福音,而此前在农业保险风风火火开展之际,水产养殖保险为何“呼之难出”?

市渔业互保协会的调查显示,水产养殖业是农业中的“三高”产业,即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特别是我市的水产养殖基地大多数分布在沿海地带,往往在“风、暴、潮”等的冲击下,受灾严重,损失巨大。养殖渔民“三年奔小康,一年赔精光”,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倾家荡产的结局。

与种植业相比,由于养在水里的鱼虾,看不见、摸不着,定损难度大,专业技术要求高,一般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都不愿承接,而成立已有16年的渔业互保协会,不仅在渔业互保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拥有一支以渔业部门为依托的水产专业技术队伍。为此,我市于2010年起先后在慈溪和宁海两地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农业政策性互助保险试点。三年来,参保养殖户一致好评,试点参保面积不断扩大。

政策保护伞何时全覆盖

水产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品种目前仅仅局限于南美白对虾,梭子蟹也只是被纳入试点范围。据市渔业互保协会负责人介绍,“政府定额保费补助,赔付封顶设计,单品种封闭运作”是我市率先探索的一个保险新模式。农业保险尤其是水产养殖保险,风险大,如果没有政府定额保费补助,这项保险就不可能开展;实行赔付封顶设计,则是为了控制财务风险;单品种封闭运作,就是在试点成功一只品种后,再全面推广。目前,在全市现有的养殖水产品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南美白对虾和梭子蟹,是我市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两大主导产品,因此选择这两个品种能起到广泛覆盖的作用。

按照计划,今年全市南美白对虾政策性互助保险总面积将扩大到4.5万亩,如果养殖户全部投保,市、县(市)区两级财政的补助将超过1000万元。市渔业互保协会负责人认为,仅从政府补助金额考量,要做到覆盖全部水产养殖品种,目前尚有很大难度。不过,随着水产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的发展,我市肯定会逐步扩大保险品种的范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